「文化中國行」居延漢簡:穿越千年的國之瑰寶

在阿拉善盟額濟納博物館,陳展着多件出土於居延遺址的重要文物——居延漢簡。作爲國之瑰寶的居延漢簡,與殷墟甲骨文、敦煌遺書、明清內閣大庫檔案並稱爲20世紀初中國文獻的“四大發現”,是長城邊塞文化的重要歷史見證,是研究漢代歷史的珍貴文獻資料,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堪稱研究漢代歷史的百科全書。

“居延漢簡爲研究居延邊塞乃至漢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邊防、屯田、水利、地理、交通、法律、科技、民族、宗教等學科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彌補了文獻古籍略而不載或載而不詳之不足,有的可以糾正史書上記載的錯誤,有的可以爲文獻古籍記載述而不明之處作詮釋。因而居延漢簡無論其自身,還是其內容,都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歷史與文物價值。”額濟納旗文物保護中心主任、額濟納博物館館長特木爾說。

據介紹,居延漢簡發現和出土於20世紀30年代初,在額濟納旗居延遺址出土漢簡3萬餘枚。第一批出土的居延漢簡,是1930年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在額濟納舊土爾扈特特別旗調查發掘時獲得的,共計1萬餘枚(現藏於臺灣地區),稱爲“居延舊簡”;1972年至1976年,甘肅省居延考古隊發掘甲渠侯官、甲渠第四燧和肩水金關遺址,出土2萬餘枚漢簡,現藏於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稱爲“居延新簡”;1999年至2003年,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選擇甲渠塞4座烽燧進行發掘,出土500餘枚漢簡,現藏於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又稱爲“額濟納漢簡”。

“這些簡牘大部分是漢代居延邊塞的屯戍檔案,是2000多年前漢朝人最早期的毛筆書法,也是研究漢代邊塞屯戍制度、社會經濟、文書簿籍、語言、書法等的重要史料。”特木爾說。

居延漢簡分爲竹、木兩類,竹簡佔少部分,木簡主要以當地所產胡楊、檉柳爲原材料。在木簡中,所佔比例最大的是漢尺牘的簡冊,尺寸在22.5釐米到23.5釐米之間。居延漢簡是在額濟納旗境內發現的西漢武帝至東晉時期的簡牘,書寫時間跨度達270多年,是記載居延地區歷史的百科全書,是研究漢晉時期社會歷史的第一手資料。

據瞭解,目前額濟納旗文物保護中心館藏漢簡共439枚。爲了保護這批珍貴的簡牘,近年來,該旗文物保護中心進行了整理、編號、拍照,清洗、分類、建檔、滅菌、防病害處理,存放於庫房。2013年4月,該旗邀請蘭州城市學院簡牘研究所孫佔宇副教授和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魯加亮、竇磊博士一行4人,到額濟納進行漢簡紅外拍攝工作,並在釋讀後全部封在玻璃試管裡保存。

“爲了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居延漢簡‘活’起來,2014年以來,我們先後在上海、寶雞、呼和浩特、酒泉、武威、大連等地進行巡展;2019年10月和2023年9月,我們舉辦了兩屆居延文化學術研討會,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故宮博物院、北京大學等18個國內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歷史與考古研究專家學者圍繞“居延文化”主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居延漢簡的保護和學術研究工作,讓它們在當代實現更大文化價值。”特木爾說。(草原雲·內蒙古新聞網記者 劉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