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出海賽道正盛,全國多家藝術院團亮相國際舞臺

今年,“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爲中國第59項世界遺產。除了中軸線申遺成功,近年來,承載着文化歷史的中國電影、音樂、遊戲等文化產品也逐漸走出國門。例如,電影《流浪地球》在全球取得了超過7億美元的票房;首個國產3A遊戲《黑神話:悟空》正式發售後,贏得了全球市場銷量與口碑的雙豐收......值得關注的是,近期許多國內文藝院團也以自己的方式成功“出海”。

地方劇種出海,國際市場掀起“中國熱”

今年國慶期間,豫劇率先“揚帆出海”。中國豫劇表演藝術家李樹建率河南豫劇院二團、新鄭豫劇團、河南明星擂主大愛劇團於10月1日出發,先後抵達日本神戶、大阪、高知等城市,10月7日返回上海。其間,豫劇《程嬰救孤》、戲歌《唱着豫劇走世界》、摺子戲《花木蘭》《穆桂英掛帥》《清風亭上》《包青天》等劇目摺子戲也陸續上演。除了戲曲演出,還開啓了文化講座、文創展示、互動體驗、文化交流等系列活動。

誰能想到在巴黎藝術世界中有先鋒與前衛象徵意義的巴黎香榭麗舍劇院及同樣擁有百餘年曆史的瑪麗·貝爾劇院內,也會響徹江南越音,嫋嫋越韻?10月12日,2024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逾越千萬裡”浙江小百花越劇院法國巡演也重磅開啓。期間,浙江小百花越劇院(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攜精彩劇目亮相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劇院及瑪麗·貝爾劇院,爲海外觀衆獻上《梁祝·十八相送》《紅樓夢·葬花吟》《趙氏孤兒·舍子》《牡丹亭·幽媾》《陸游與唐琬·題詩壁》等經典劇目。

本土原創,或將成爲探索新商演模式的底氣

文化出海並非易事,想讓文化成功出海,既需要全球視野,也需要本土情懷,更需要策略和智慧。深圳原創舞劇《詠春》就在市場化運作上爲出海院團“打了個樣兒”。10月4日至6日,深圳原創舞劇《詠春》在巴黎會議宮連續上演。加之8月30日至9月7日在英國倫敦沙德勒之井劇院連續9天的12場演出,《詠春》已在全球41座城市巡演了208場。值得一提的是,《詠春》創下了中國舞劇在歐洲商演時間最長、場次最多、票房最好的紀錄。

口碑與票房的雙豐收,歸功於《詠春》出色的品質和創新性的出海商演模式。早在謀劃創排階段,《詠春》就堅持一個“新”字,重塑傳統文化表達體系,用“深圳文藝+深圳設計”實現“詠春拳”“香雲紗”“雙非遺”的活化運用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表達,用“雙故事線”展現出嶺南文化獨特魅力和新時代深圳精神風貌。《詠春》最難能可貴的一點在於,它改變了以往文化出海項目政府全資保障方式,採取市場化商演模式在全球演藝之都倫敦西區、音樂劇的搖籃巴黎會議宮演出,其較大規模、較多場次的市場化運營在中國舞劇藝術“走出去”的發展史上,還尚無先例。

品牌營銷、獎項加持,國際傳播不可或缺的“關鍵高招”

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文化品牌,或許攜帶中國本土特色的劇目亮相或參評各大國際藝術節也是聰明的選擇。

從文藝復興的搖籃意大利啓程,穿越斯洛文尼亞,最終抵達奧地利,寧波交響樂團自7月25日至8月3日,在歐洲開展了爲期10天的音樂之旅。據瞭解,樂團此行是應意大利“艾米莉亞·羅馬涅藝術節”、斯洛文尼亞“盧布爾雅那藝術節”、奧地利克恩滕音樂之友協會和奧地利中國音樂家協會的邀請。據悉,樂團分別在意大利、斯洛文尼亞、奧地利三個國家的五座城市,用五場精彩絕倫的音樂盛宴。

除了頻繁亮相各大藝術節,一些出海的優質作品在海外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8月20日,第77屆愛丁堡邊緣藝術節亞洲藝術獎的頒獎典禮上,亞洲藝術獎評委會向全球宣佈,由中國北方崑曲劇院出品的崑曲經典劇目《白蛇傳》榮獲最佳劇作獎。這是中國崑曲作品70年來首次在世界著名藝術節上斬獲大獎,實現了中國崑曲乃至中國戲曲在國際舞臺上的突破,爲中國崑曲的國際傳播譜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此外,在《白蛇傳》中飾演白素貞的青年演員高陪雨榮獲亞洲藝術特別獎提名獎;飾演青兒的青年演員劉展榮獲最佳青年演員提名獎。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亞洲藝術獎有來自亞洲、歐洲和美洲的52部戲劇佳作參與評選,來自亞洲、歐洲和英國的8位資深評委經過閉門會議,全票推選《白蛇傳》獲此獎項。

數字化平臺助力,爲文化出海提供便捷途徑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藝術家,乃至各行各業的匠人也開始通過聯通內外的數字化平臺,展現中國的文化自信。例如,抖音海外版TikTok在全球擁有超過10億用戶,逐漸成爲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新陣地之一。

在文化尚不能“線上出海”的日子裡,許多藝術家懷揣着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夢想以及對文化自身的傳承與熱愛,一次又一次踏上了“異國他鄉”的舞臺。1930年初,梅蘭芳率劇團漂洋過海遠赴美國,於2月17日在紐約百老匯第四十九街劇院演出。與其同行的戲曲理論家齊如山在《梅蘭芳遊美記》中記述:“過道里站滿了觀衆,包括各行各業的3000餘人。”

而近百年後,在現代化視聽與古典美學可以交相輝映的當下,越來越多的優秀藝術可以乘着數字媒介的東風向全世界傳播。提到有效借力數字化平臺海外傳播的案例,就不得不提到於梅蘭芳大劇院上演的、向世界直播的國家京劇院真人秀節目《京劇練習生》。數據顯示,真人秀《京劇練習生》直播觀看量達212.4萬。從“漂洋過海”到“線上出海”,京劇經過一代又一代藝術家的不懈努力,始終未曾離開世界舞臺。

編輯/張靜芸

(文旅北京、光明日報、深圳發佈、寧波通訊、浙江小百花越劇院、河南豫劇院、國家京劇院、北京梅蘭芳大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