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有源頭活水來:一個校園劇團對接舞臺的成功秘訣

《國際飯莊》

◎水晶

南京大學文學院在110週年院慶紀念之際舉辦的第二屆南大戲劇周,從戲劇專業教學與公衆對接的角度來看,其表現可能比專業戲劇院校都更出彩、出圈。7月5日至21日,在北京鼓樓西劇場舉行的第二屆南大戲劇周,南京大學藝術碩士劇團創作、演出的《人間童話》《最後一次承諾》《故鄉》和《國際飯莊》等四部戲,吸引了大量觀衆和評論者的關注。

能量場

此次戲劇週上演的四部作品中,《人間童話》講述的是美好生活表象下的瑣碎痛苦、迷茫和幻想,由於劇本已經成型多年,其悲涼感在今天看來似乎已有距離,但又恰恰是這種始終拉扯着普通人內心世界的感慨,與仍然有夢的年輕人有着某種剪不斷的心理連接。

《最後一次承諾》的故事背景是韓國的“煙囪示威事件”,但舞臺現場卻是一間便利店,代表其他人登上發電廠煙囪、自我隔絕426天的主人公,並未出現在舞臺上,只是以影像的方式出鏡。出現在舞臺上的,是他在便利店打工的妻子、他的工友、他小孩的輔導老師,以及便利店的老闆和前員工。他們每個人都爲自己的“承諾”所困,薪資糾紛、欠款、還錢……日常生活中的壓抑與反抗,最終導致沉默中的爆發。

《故鄉》則講述了一個準備出國留學的青年知識分子在回鄉求款的過程中目睹的家鄉現狀:當年拆祠堂的人在靠修建骨灰靈塔發財,而主人公的整個家族也被這個生意引發種種爭吵與糾葛。鄉村的陳腐與知識分子的天真,互爲尷尬映照。

題材與反腐結合的《國際飯莊》更是落筆於微,講述一個公路施工隊的小人物們和管理部門之間的紛爭。工人們一方面是被牽連的弱勢羣體,另一方面他們自身也上演着相互傾軋的人性悲劇。性別、權力、利益,各種複雜的生活場景和關係結構在這部戲裡輪流登場,賦予了這部作品一種斑駁陸離的風格。

可以說,這四部戲的每個主題都不是當下商業劇場作品偏愛的主題。它們清冷、堅硬,甚至有點固執地鑽向思想的深處,試圖不斷地刺痛觀衆,讓觀衆思考,而不是發笑。

“把人類的道德困窘做成悲劇和喜劇。”第二屆南大戲劇周場刊上的這句話似乎可以被視作點題之語。不從俗流,不將商業性作爲價值判斷的標準,保持獨立思考和冷靜表達,關注現實主義題材和痛點,似乎是南京大學藝術碩士劇團一直以來在戲劇選題和創作上的精神底色。第二屆南大戲劇周的這四部戲,又更爲集中地展現了這種精神底色。也恰恰是這種高濃度的思想能量場,吸引了大量戲劇觀衆到場。這幾次造訪鼓樓西劇場看戲時,我都遇到了許多多年未見的戲劇圈老友,其中不乏專程從上海等其他城市趕來的資深業內人士,大家彷彿都被這件事“炸”了出來,雲集而至。

蓄水池

南京大學藝術碩士劇團成立於2007年9月,是南京大學文學院戲劇影視藝術系指導下的一個劇場藝術團體。南京大學藝術碩士劇團融教學與文學和劇場創作爲一體,主要成員爲戲劇影視專業藝術碩士生(MFA)。2013年2月,南京大學藝術碩士劇團走出校園,註冊成爲一個社會性的年輕劇團,致力於以更專業的戲劇藝術作品貢獻於社會。

作爲一個從非藝術類院校走出來的學生劇團,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其背後的“成功秘訣”是非常值得深入探究的。

時間追溯到一年多前。2023年4月,在“中國現代戲劇學科建立暨南京大學戲劇學科百年傳統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董健戲劇教育基金”揭牌(董健教授是著名的戲曲戲劇研究專家,曾擔任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文學院院長、南京大學副校長等職務)。該基金由南京大學藝術碩士劇團捐贈設立,主要用於支持學校戲劇學科的建設發展,鼓勵在校學生進行戲劇創作和學術研究。

時間再往前追溯。2012年5月,南京大學建校110週年之際,南京大學藝術碩士劇團排演了當時在讀的本科生溫方伊創作的《蔣公的面子》作爲獻禮劇,在南京大學大禮堂首演。這部帶有獨特人文氣質的作品一經上演就引發熱烈反響,不僅在戲劇專業領域引起諸多討論,同時在演出市場上獲得了觀衆的高度認可。迄今爲止《蔣公的面子》已經上演500餘場,依舊熱度不減,成爲中國近年來受到媒體和觀衆關注、極具影響的原創戲劇作品之一。而該劇演出形成的盈利,便成爲“董健戲劇教育基金”的重要資金來源。

取之於戲、用之於戲、以戲養戲,是南京大學藝術碩士劇團最重要的運轉原則。有《蔣公的面子》這個南大戲劇“長子”的不斷演出帶來活水,蓄水池裡的水源便成爲劇團其他青年創作者的堅實資源與助力。《蔣公的面子》形成的收益,除去成本和必要的行政開支,大部分盈餘都用於劇團的新劇目創作和排演,這也是爲什麼劇團在選擇新創劇目時不會被商業上的利益得失過多牽扯,可以更專注於作品內容和思想深度。

這一發展脈絡,亦得益於南京大學的辦學傳統。南京大學儘管不是中國最早開設戲劇課程的高校,卻是中國戲劇學科建立歷史最悠久、延續時間最長的高校,南京大學的戲劇學科一方面繼承了乾嘉考據之學的傳統,重文獻、重史實,另一方面強調知識分子“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使命和擔當,培養了李龍雲、姚遠、趙耀民等多位重要的戲劇編劇。

南京大學文學院一直注重對學生的實操訓練和培養,位於仙林校區的黑匣子劇場常年向學生開放,各劇社和創作團隊都可以申請使用,每天的排期幾乎都是滿的。學生們擁有不斷在劇場中實踐、摸索、創作、表演並被觀看、被評價的機會,增加了作品的打磨時間,形成的口碑比較和競爭又能刺激創作提升。《故鄉》《國際飯莊》等作品都曾在校內進行過多輪演出,得以不斷改進。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精神和物質層面的雙重託舉與滋養,是南京大學文學院和南京大學藝術碩士劇團得以好戲頻出的獨家模式。某種程度上,這種“產學研”的良性循環模式,也非常值得其他同類院校或學科借鑑。

旋轉門

伴隨着南京大學藝術碩士劇團共同成長的另一個“秘訣”,在於人才梯隊的建設。

因《蔣公的面子》聞名於業界的溫方伊,現在在南京大學文學院戲劇影視藝術系教授編劇課程。她近年的編劇作品包括《繁花》《活動變人形》等,能帶着這些豐富的舞臺實踐經驗投身教學。南京大學文學院戲劇影視藝術系主任陳恬,不僅是一位優秀的戲劇研究者,也是經驗豐富的譯者和評論者,擔任國內多個戲劇節的嘉賓和評委。她作爲香港城市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爲中國傳統劇場、歐洲後戲劇劇場,所著文章視野開闊、筆力深厚。由於她有很多機會充分接觸國內青年創作的一線場景,爲學生們提供了更便利的創作條件和更多的展示機會。

正是這樣一羣面目新鮮的教學者和創作者聚集在一起,如在旋轉門中無縫切換着教學、研究、創作的角色和功能,與南京大學藝術碩士劇團形成了水乳交融的共生關係,才使得南京大學文學院戲劇影視藝術系成爲劇團更堅實的學術和創作基礎,讓新人與學生們可以不斷續航前行,新作倍出。

第二屆南大戲劇周最讓我驚喜的,還在於劇團整體的表演水準較前些年有了長足進步。帶着校園基因的作品,即便文本有新意,但表演常顯得稚嫩和生澀。但這些年南京大學藝術碩士劇團的劇目演出頻繁,演員多出了許多鍛鍊機會。舞臺上下,大家在扮演角色的同時也在創作、製作等各種崗位上摸爬滾打,對於舞臺和角色的感知,也就不知不覺地豐富細膩了許多。

思考題

前不久,在2024阿那亞戲劇節舉行的全新戲劇競賽單元“未來戲劇SHOWCASE”,似乎也印證了南京大學文學院和南京大學藝術碩士劇團的另一個成功之道。9組青年創作者通過音樂劇、肢體舞劇、記錄劇場、環境戲劇、獨角戲等多種形式,探討時間、衰老、科技倫理、AI、戰爭等主題,呈現對於未來戲劇的想象。最終評選出“未來戲劇”的金獎、銀獎和評審團特別獎。

而“未來戲劇金獎”獲得者、《時間來到了下半場!》的導演王光皓,是南京大學文學院2018級藝術碩士,即將成爲南京大學戲劇與影視專業學位的第一屆博士生;銀獎獲得者、《勝利》的導演王安邦,是南京大學文學院2017級藝術碩士,現爲南京大學文學院特聘講師,也是今年南大戲劇週中《人間童話》的導演,並在《國際飯莊》中登臺表演。

從《蔣公的面子》長演不衰,到第二屆南大戲劇周的四部冷門戲留下的熱議,再到2024阿那亞戲劇節競賽單元的金銀獎斬獲,南京大學文學院的戲劇創作和產學研模式,足以引發我們在走出劇場之後的深刻思考——

何爲創作?爲何創作?什麼樣的作品才能獲得更長久的藝術生命和真正的業界關注?什麼樣的創作土壤才能真正培養出具有藝術創造力,以及獨立思想和表達能力的劇場工作者?多年前,董健先生曾在許多文章和演講中大聲疾呼的“不要丟掉自己有思想力的‘腦袋’”“戲劇要保住自己的思想力,即保住自己的‘腦袋’”,如今似乎後來人已經給出了一個響亮的答案。

攝影/海淀闌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