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大經濟增長點:AI、機器人和綠色能源轉型
中新經緯12月8日電 (謝婧雯)12月7日,中國經濟觀察報告會(CEO)在北大國發院舉辦,主題爲“中國經濟年度回溯與展望”。多位專家就當前全球及中國的經濟發展形勢展開分析,並對2025經濟發展進行展望。
經濟的變與不變
當前全球經濟形勢面臨衆多不確定性,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和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師、研究部執行負責人繆延亮分別闡述了對全球經濟發展的思考。
在全球經濟的影響因素中,美國的經濟政策影響力十分突出。邢自強指出,美國財政赤字高居不下,其加徵關稅的步伐或將漸進分段,對中國企業投資和出口的影響會比此前更加溫和。
邢自強表示,過去幾年,中國系列高精尖的產品如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等出口份額都在大幅增加。在向附加值更高的行業邁進的過程中,中國企業本身的多元化和中國產業鏈的升級,部分抵消了美國關稅的影響。
繆延亮則針對全球央行都關注的通脹問題展開分析。他指出,原有的貨幣數量論或不能解釋當前“貨幣擴張但貨幣流通速度反而下降”的問題。根據最新的數據比對,貨幣增速慢甚至爲負值不一定產生通縮,反而可能出現高通脹。
繆延亮表示,研究美國從低通脹走入高通脹再進入溫和通脹的路徑,可以發現通脹是由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以及預期三者共同決定的。通脹或通縮很大程度上由預期影響。面對低通脹如何破局,財政貨幣協同發力是關鍵。
市場需求、優化調整仍爲關鍵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一攬子增量政策對經濟和企業盈利增長形成明顯提振。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講席教授、企業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張曉波表示,實體經濟在政策暖流中展現活力,小微企業的情緒指數迎來好轉。
“小微企業是經濟運行的毛細血管,也是就業的蓄水池,據估算小微企業至少能帶動4億人就業,並且是青年就業的重要來源,他們不僅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爲其創造良好的營銷環境對經濟穩定運行至關重要。”張曉波稱。
如何推動小微企業更好發展?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張曉波表示,相較於融資需求,市場需求是小微企業當前發展面臨的挑戰,最關鍵的方式仍是促進消費,有了持續性的消費,小微企業纔能有更穩定的現金流,經營纔會繼續向好。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院高級研究員、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則從房地產市場角度出發指出,自今年9月底,多部門集中發力推出系列強力政策,其中全面降低購房成本,刺激了觀望者入市。此外,限購鬆綁與城中村改造創新也爲市場注入多元活力。
未來如何發力?
在談及中國未來經濟的增長點爲何時,邢自強表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當前中國也迎來較爲明確的三大機遇:一是推動AI(人工智能)的落地應用,中國在To C端(面向消費者)方面較爲擅長;二是機器人的崛起和廣泛應用,中國具有強大的產業鏈能力和零部件供應水平;三是綠色能源轉型,中國企業已經積累了先進的經驗和先發優勢。
張曉波表示,2025經濟增長仍需靠國內需求提高拉動,財政政策在保民生、保運轉和保工資方面還需繼續發力,以增強市場信心。
秦虹認爲,2025年房地產市場降幅收窄、結構性企穩將是確定的。目前的庫存週期並未達到歷史高點,未來房地產市場或將靠新房的投資需求拉動。(文章據演講者在“中國經濟觀察報告會”的演講整理,未經本人審閱。)(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張芷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