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建設美麗中國增綠添彩,廣東已完成今年林分優化提升和縣鎮村綠化任務丨綠美廣東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李振 廣州報道

7月15日至18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

全會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要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

實際上,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全面深化、縱深推進,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增綠就是增優勢、護林就是護財富。廣東省林業局以“綠美廣東”爲引領,重點推進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城鄉一體綠美提升、綠美保護地提升、綠色通道品質提升、古樹名木保護提升、全民愛綠植樹“六大行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跑出“加速度”,南粵大地勃發綠美新氣象。

日前,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今年以來,廣東各地各部門履職盡責,全社會廣泛參與,推動全社會積極參與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並取得積極成效。截至目前,廣東已完成森林質量精準提升270.77萬畝,縣鎮村綠化已種植苗木2001.7萬株,提前超額完成林分優化提升和縣鎮村綠化年度任務。

擴綠:植樹造林掀起新高潮

今年以來,廣東以“超額完成,看得見、摸得着、有欣喜”爲要求,堅持數量質量並重、增量存量並舉,縣鎮村綠化,加速推進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範點、示範帶建設,帶動提升城鄉綠化美化水平。

截至今年6月底,廣東已完成林分優化提升204.71萬畝,森林撫育提升66.06萬畝,完成新造林撫育59.36萬畝;市、縣、鎮新增綠化面積32003.3畝、新增綠化帶長度5358.1公里;完成高速公路出入口綠化品質提升超100處,國省道綠化品質提升超1000公里。

這些成效離不開做好苗木供應工作。爲全力保障林分優化種苗生產供應和解決縣鎮村綠化苗木結構性不足問題,廣東積極落實“訂單育苗,定向供應”機制,主動公佈全省苗圃場苗木品種、數量、聯繫電話、參考價格等信息,推進8個總規模1200畝綠美廣東優質苗木儲備基地建設,確保種苗供應無憂。

栽下棵棵樹苗,長出片片新綠。廣東積極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通過認種認養、志願服務、捐資捐物等方式,線上線下相結合引導全民參與。截至6月,全省通過全民義務植樹網上報義務植樹活動超1.83萬場次,數量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遙遙領先,參與人數117.7萬人次,植樹超375萬株。

護綠:多措並舉守護綠色家園

三分造林七分管。廣東省全力推進林長制,印發2024年第一號總林長令《關於加速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令》《關於2023年全面推行林長制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考覈結果的通報》等文件,確保各項工作落實落細。截至今年6月,市縣兩級林長召開林長會議404場,巡林調研約60萬次,發佈林長令226道,推動解決森林資源保護髮展的突出問題190個。

廣東省還打出一套護綠組合拳。爲提前處置風險隱患,深入開展全省林業系統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推進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持續開展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和薇甘菊、林地紅火蟻、互花米草防控行動等,兜牢森林資源管護底線。據不完全統計,廣東現已累計排查防火區內火災隱患5194處,整改火災隱患2134處、制止野外違規用火數4481起。全省實施松材線蟲防治面積362萬畝,清理消殺病枯死樹65萬株。

在技術支撐和保障方面,廣東成立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技術指導團隊,印發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有關技術要點,組織製作綠美廣東鄉村綠化科普視頻和鄉村綠化工作導圖,有效促進綠化工作專業化、規範化。此外省內多地陸續掛牌成立林業局,也進一步加強了綠化工作的組織領導。

興綠:借林發力共享綠色福祉

如何創造羣衆能夠長久感受到的實績?

廣東一方面讓羣衆身邊綠起來、美起來,打造推窗見綠、四時常綠、處處皆綠的美麗家園。另一方面促進“兩山”轉化,把森林質量提升與林業產業發展結合,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堅持一二三產業協同聯動、林文旅融合發展,把資源和生態優勢轉化爲經濟優勢。

今年,廣東穩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出臺《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財政激勵政策》《廣東省省級以上公益林結合森林質量分類差異化補償方案》,計劃下達2023年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激勵資金1.08億元,省級以上公益林平均補償標準提高至47元/畝。

廣東堅持“興綠”產業富民,以產業和科技互促雙強爲動能,發展林業新質生產力,提升現代林業產業發展水平,打造油茶、竹子、林草中藥材、花卉苗木、傢俱加工、香料香精、生態旅遊、森林康養等林業產業集羣,打造“粵林+”特色品牌,拓寬林業產業市場,加強林業品牌建設,促進林業產業提質增效,實現生態美、產業強、百姓富。

(作者:李振)

編輯:聶粵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