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言行管控?陸試點網路身分證 北京清大教授發文「質疑」遭刪文

大陸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日前公佈《國家網絡身分認證公共服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中新社)

大陸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日前發佈《國家網絡身分認證公共服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據陸媒1日報導,申領和使用「網號」、「網證」的手機應用程式已在多個應用商店上線。然而清華大學法學教授勞東燕指出該辦法的真實用意,是要強化對個人在網路上的言行管控,該文隨後遭到刪除。

大陸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7月26日發佈《國家網絡身分認證公共服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基於該辦法,自然人在網路服務中依法需要登記、覈驗真實身分資訊時,可通過國家網路身分認證App自願申領並使用「網號」、「網證」進行非明文登記覈驗,無需向網路平臺提供明文個人身分資訊。

「網號」是指與自然人身分資訊一一對應,由字母和數字組成、不含明文身分資訊的網絡身分符號;「網證」是指承載網號及自然人非明文身分資訊的網絡身分認證憑證。

《徵求意見稿》指出,該服務的目的是爲了方便人民使用、保護個資安全、推進網路可信身分戰略的目標。

《科創板日報》報導指出,目前申領和使用網號、網證的手機應用程式「國家網絡身分認證App(認證版)」已在多個應用商店上線。申領註冊需要使用身分證,人臉識別是否爲本人,連結手機門號,設置網路身分口令,授權網絡身分在用戶手機使用。目前該服務正處於試點階段,已上線試點APP和場景共67個,包括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淘寶、微信、小紅書、QQ等。

對該辦法,清華大學法學教授勞東燕提出反面意見。根據社羣平臺X帳號「李老師不是你老師」發文,勞東燕的文章指出,該舉措蘊含極大社會風險,而且缺乏上位法的依據。

勞東燕首先指出,該辦法對強化公民個人資訊的保護沒有多少意義,真實用意是要強化個人在網路上的言行管控;其二,網號與網證制度的實質是「健康寶」的升級版,其治理思路如出一徹,只不過是將健康寶的適用常態化;其三,網號與網證制度等於是將原本針對涉嫌犯罪人員的刑偵措施,無限擴大適用於所有的普通個人。

該文章隨後遭到刪除,勞東燕又發文表示,「公開徵求意見的部門規章草案,卻不允許公開發表不同意見,這是什麼道理?如果只想聽贊成的意見,那幹嘛要公開徵求意見呢?」這篇貼文隨後也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