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全球產供煉穩定 學者促人幣國際化

中國金融40人論壇學術顧問、前重慶市長黃奇帆稱,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是要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中新社)

中國金融40人論壇學術顧問、前重慶市長黃奇帆稱,近年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但總體上與大陸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仍不匹配。「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是要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他強調,人民幣能否成爲世界貨幣,取決於世界經濟發展的需要。

據第一財經報導,黃奇帆日前在上海第6屆外灘金融峰會上,圍繞人民幣國際化發表了主題演講。他指出,越來越多的境外市場主體在考慮使用人民幣作爲融資貨幣和進行對中貿易,「這些進展十分喜人。但我們還要清醒地看到,人民幣國際化仍有很大的空間,還有大量工作要做」。

「能否成爲世界貨幣,取決於世界經濟發展的需要」,黃奇帆表示,隨着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以及大陸對外開放水準進一步提升,大陸與全球交往的廣度深度將進一步拓展,人民幣日益爲越來越多的經濟體和市場主體所接受,國際化進程也將提升。

但黃奇帆指出,大陸「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23年GDP佔全球比重達到17%,而人民幣作爲結算貨幣,在全球支付清算中的比例僅有約4%;作爲儲備貨幣,僅佔全球約2%」。他表示,未來人民幣國際化至少要實現與歐元、英鎊、日元相當的地位,與大陸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相當。

黃奇帆建議,可從以下方面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一是繼續推動大陸跨境貿易以人民幣計價、人民幣結算;二是繼續改善服務,爲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提供跨境人民幣結算服務;三是繼續擴大開放,爲「引進來」、「走出去」提供更加便利的投融資服務;四是達到一定地位後推進資本項下可兌換。

「不是資本項下自由兌換就意味着人民幣國際化就能水到渠成」,黃奇帆認爲,只有人民幣國際化達到一定程度,纔是資本項下自由兌換的必要條件,這其中實際是金融開放與安全的權衡。當人民幣國際化水準達到與大陸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相當的程度,資本項下更加自由地兌換才具備了必要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