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孩子好」請爸媽好好活着 心理師:察覺異狀適度關心接住他

▲7月初,新北一名母親攜2女到碧潭輕生。(圖/資料照/記者陸運升攝)

記者陳詩璧/臺北報導

近期輕生案件中,有幾件是父母帶着子女尋短。心理師劉仲彬提到,許多父母會有這念頭,通常是不想讓孩子受苦,因此,面對類似個案時,要先同理對方的動機與處境,接着將家長的想法導向「不想讓孩子受苦,那就一起活下來解決痛苦」。另外,當有朋友或家人突然斷聯、脫離原有的朋友圈又或者變瘦和不注重外表,這些都是警訊,從關心和引導對方說出心事的方式,接住正在下墜的他們。

2024年1月,高雄發生一家五口燒炭輕生,同年5月,新北一名母親將2名子女悶死,7月新北一名母親與先生和公婆吵架,攜2女到碧潭輕生,7月9日新北一名父親殺死妻子後,再攜兒輕生。父母遇到狀況,選擇帶着孩子一起走。

▲當父母遇到狀況想攜兒輕生,大多不想讓孩子獨留下來受苦。(圖/ETtoday資料照)

心理師劉仲彬從臨牀個案來解析,當家長會想帶着小孩做傻事,通常是不想讓孩子受苦,因此,面對類似個案時,要先同理對方的動機與處境,接着將家長的想法導向「不想讓孩子受苦,那就一起活下來解決痛苦」。如果真的愛小孩,那就不能將他視爲未來的累贅,而是生活的動力。將孩子當作生活的救命稻草,纔有辦法面對問題、進而解決它,接住家長。

【當身邊的人出現以下狀況 請多關懷他】

劉仲彬提到,若有朋友、家人開始斷聯,和身邊的人減少接觸,又或者減少在社羣出沒,身材突然變瘦、開始不注重外表,請多關心他們。突然脫離原有的朋友圈是警訊,想要關心的朋友也避免用「還好嗎、沒事吧?」先阻止朋友打回票,不要用無效問句,建議改用「你發生什麼事?」讓對方可以接話,慢慢說出心事,成爲抒發的開始。

要減少一個人的輕生意念,通常先把問題找出來,纔好找解法。劉仲彬說,問題可能是感情、經濟,也有可能是其他。當事人把腦中模糊的困擾具體化,也纔會知道問題和想辦法解決,若是一直被模糊的哀愁困擾、纏着,反而讓事情更惡化。

當遇到經濟問題時,最重要的就是「討論解法」,藉由討論,才能讓困境得以轉圜,而不是抱着模糊的恐懼一了百了。由欠債開始,可以先釐清「債主是誰」,若是銀行,可以找銀行債務協商跟整合,若是地下錢莊逼債,建議直接報警。對債主而言,要錢比要命重要,只要能還款,都有協商空間。但如果命沒了,什麼也都沒了。還債初期會是痛苦的,但至少和孩子活了下來,而不是連長大的機會都沒有。當事件發生前,先理解當事人的困境,避免讓人覺得輕生可以解決一切。

● 《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