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用PVC裝食品 花蓮查獲3件

爲減少PVC包材對環境及健康危害,花蓮縣環保局到傳統市場稽查。(花蓮縣環保局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淘汰聚氯乙烯(PVC)食品包裝已是國際趨勢,花蓮縣環保局赴傳統市場稽查40攤、166件商品,發現3件違規使用PVC材質容器,已輔導並要求限期改善,若不改善依法最高可開罰30萬元。另爲減少一次性塑膠使用頻率,北一女學生與雙北店家合作爲民衆提供環保袋,至今省下逾2萬個塑膠袋,4日獲頒臺新青少年志工菁英獎。

市面上許多食品過去常用PVC材質做爲緩衝及裝填物的塑膠襯墊、泡殼,爲了提高耐熱、耐光性,PVC製品會添加安定劑,其中含有鉛、鎘、鋅等重金屬。

花蓮縣環保局指出,PVC不抗油溶,若以此類容器裝填含油食物、食材,塑化劑可能滲入食物,帶來致癌風險,環保署公告7月1日起限制使用。

環保局稽查人員到花蓮市重慶市場及吉安鄉黃昏市場稽查,從40攤、166件商品中發現3件違規,未來將持續到傳統市場、東大門夜市攤商、百貨公司、購物中心、量販店業抽查,提醒業者將PVC替換成其他包材,一旦查獲經輔導未改善,可依《廢棄物清理法》開罰6至30萬元。

環保局呼籲民衆,購買商品時可自備環保餐具及環保袋,並協助留意食品包材材質是否爲PVC,可向環保局廢管科反應。

此外,北一女學生2020年創立「安普拉斯特φ青少年去塑聯盟」,與雙北店家合作爲民衆提供環保袋,由於創辦人畢業,該聯盟轉型成北一女中自治組織,正與學生常訂購的13家飲料店合作,使用環保提袋及杯架裝取飲料。

聯盟總召、北一女學生陳姸君指出,正透過策展、影音、Instagram等管道持續宣傳減塑,待校內發展成熟後,再推廣至其他校園或企業,讓更多人成爲不「塑」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