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林:從0到1,利用藍色能源實現碳中和

2021年6月26日,“科普中國-我是科學家”第35期“我們的目標:0!”演講現場,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大學納米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王中林帶來演講:《邁向碳中和的藍色能源》。

王中林演講視頻:

以下爲王中林演講實錄:

2021.6.26 北京

各位好,很高興站在這裡給大家講新的能源。能源非常廣,非常大,非常重要。在能源領域,我們未來的能源在哪裡?我們有沒有新的思路?我們有沒有新的能源?怎麼解決我們可能面臨的困難?

我今天的演講主題是《邁向碳中和的藍色能源》。能源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出現以煤爲燃料的蒸汽機,到後來有以油爲基礎的電力系統,到今天的信息時代,每一步發展都和新技術分不開,同時也和新的科學方法分不開。這個時代需求什麼?除了所有的基本需求外,我們在推動包括人工智能、物聯網、傳感網絡、醫療健康等很多方面的能源發展。能源的需求發生了變化。

我們過去靠發電廠,發電廠只能在特殊的地方發電,要讓三峽大壩發的電輸送到北京來,靠的是電網。發電有兩步,第一步靠化石能源燃燒驅動渦輪機,水力發電是靠水驅動渦輪機;第二步是靠電磁發電機。這兩步第一步是蒸汽機的原理,第二步是電磁發電機原理,把化石能源轉爲所需要的能源。

北極在消失 | Kerstin Langenberger

但是,化石能源的過分利用改變了環境,1978年的地球和2012年的地球對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綠地在消失,自然災害在增多,特別是北極的消失是不可逆的。全球爲什麼一定會變暖?我們日常通勤坐的車,消耗燃料後釋放的熱量,不可能全部都散發到外太空去。所以地球整體在變暖,這也是我們面臨的挑戰。如何減少碳排放,是未來非常重要的戰略目標。我們知道減碳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怎麼解決這個挑戰?國家提出了零到一,我們有多少能稱得上零到一的發明?非常少。

我們的能源,已經從“聚集型能源”變化到了“分佈式能源”,大家使用的手機就是分佈式能源的一種,這種發展是與日俱增的。現實生活中,我們所用的能源是分佈式的,不是過去那種靠電網在固定位置傳輸,分佈式能源對物聯網的建設帶來了挑戰,比如低熵能源。

什麼叫“熵”?“熵”是物理化學的概念,它用來描述系統的有序度。

一滴墨在水中擴散 | giphy.com

一滴墨汁滴入一杯水後會擴散開,總分子數不變,總能量不變,但是墨汁擴散不可逆。這個擴散的過程叫“熵的增加”,這是熱力學第二定律決定的。

社會發展、能源發展也是一樣。隨着物聯網時代到來,我們能源需要走向分佈化,社會發展的需求也要走向分佈化。怎麼滿足新時代的能源需求?未來的能源在哪裡?很大部分在海洋,因爲地球的70%的面積是海洋。

海浪 | Pixabay

海洋的能量是巨大的,包括潮汐能、波浪能等等,但是收集到的海洋能非常有限。海上有風機發電,但只能建在淺水區,無法建在深水區。因爲海洋所運載的能量非常難收集,波浪有一下沒一下、快一下慢一下,是低質量能源,不是煤炭、石油這樣可以集中供能的高質量能源。化石能源是目前的主流能源,但資源有限,從長遠來講,如何解決低質量能源利用的問題,是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

高性能TENG海洋能收集器件 | Tao Jiang#, Hao Pang#, Jie An#, Pinjing Lu, Yawei Feng, Xi Liang, Wei Zhong, Zhong Lin Wang*. Robust Swing-Structured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for Efficient Blue Energy Harvesting. Adv. Energy Mater. 2020, 10, 2000064.

人類探索了海洋能可以用如圖這種漂浮的方法來收集,方法千變萬化,都是利用1831年法拉第發明的電磁感應定律。發電裝置頻率一定要高、轉得快,因爲只有風力達到三四級時纔可以發電;但風力大於八級,轉得太快時,電機又會被燒壞。物理定律決定了只有在一定風力範圍內才能正常發電——這一瓶頸需要解決。

我今天跟大家講一個從零到一的突破。2011年,我們做微納能源研究時,發現了摩擦起電效應可以做驅動力,將機械能轉爲電能。當時利用的只是一個指頭運動的機械功,產生幾伏的電,而如今微納能源變成了一個研究領域。

摩擦起電 | Wikimedia Commons, Sean McGrath / CC BY 2.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2.0)

利用電磁感應定律做功的發電機,它在轉得慢的時候輸出電壓低,不可用,所以必須轉得快。而我們的研究可以在低頻下輸出電壓,把人類微小的活動有效地變爲電力,把我們環境中的廢能變成有效的能——這就是發明。

電磁發電機它轉得快才能夠驅動(做功)一點,而摩擦納米發電機轉得慢卻能驅動做功很多,所以這對於低質量能源的回收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從理論上講,納米發電機克服了電磁發電機在低頻下很難高效做功的致命弱點。所以這是“零”的開始,它們的原理不一樣,各自的應用必然是不一樣的。2005年我做納米材料研究時,提出了“納米發電機”的叫法。

我先講它的幾個基本應用,最後講怎麼解決海洋發電的技術問題。首先要介紹微納能源——我們的任何活動都是微納能源,我們無時不刻不在產生肢體運動,怎麼把人的活動變成有效的電力,這將會是一個無窮無盡的能源庫。

怎麼利用雨水發電?| Pixabay

自然環境中也蘊含許多的微納能源——比如利用雨水發電。一般情況下雨水很難發電,特別是下雨時沒有太陽光,晴天的時候沒有風,這些天氣下都沒法發電——這種不穩定性對供能提出挑戰。因此,我們也研究如何能把雨水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結合在一起,稱爲“複合型能源”。

在監測環境時,會有很多監測裝備。比如有二氧化碳檢測器,有水質監測器;這些儀器都需要定期更換電池,否則無法工作。爲了解決這一問題,我2006年提出“自驅動系統”的概念——就是利用環境裡邊的震動能、風能等微納能源,保證儀器可持續地運轉,如今這一理念風靡全球。

我們利用小盒子進行風力發電,發電以後能夠探測空氣中的一氧化碳的含量,然後把信號無線發射出去,形成一個監測環境的自驅動信號網——這也叫“小風力發電”。

同時我們也研發了自驅動傳感。比如這個智能鍵盤——該鍵盤會把打字產生的電信號全部記錄下來,鍵盤下面裝有納米發電機,這種記錄會分析打字的習慣,敲字符的輕重、快慢,從而記住個人的特點。因此,智能鍵盤不光能識別密碼,還能識別輸入密碼的敲擊方式;如果敲擊方式與用戶本人不符,電腦就無法登錄——這是一種雙保險,鍵盤會對人的行爲習慣進行分析記錄。

很多同學經常打乒乓球,我們做的乒乓球邊緣上的傳感器就能識別你的球是打到哪個部位,不用通電,只要敲上去就能反映出來,知道球落在了哪個角落,從而界定有效球還是無效球。這個是我們做的體育方面的應用——你可以想象在排球、羽毛球各個方面,包括一些競技競賽,都可以運用。

自驅動的智能屏,也可以利用我們的技術實現,只要接觸就能產生電信號,並會無線發射出去。

在圖書館,我們把納米發電機安置在書裡邊,就能夠自動監測,人什麼時候翻過那本書,翻動會變成電信號,並無線地發射到接收端去——這對很多做收藏、做文物保護的工作有作用。

中醫數值化和脈搏血壓的實時監測 | 王中林供圖

在醫療健康領域,把納米發電機裝在手臂上,可以實時探測人的血壓,這對於很多老年人非常有用。

基於摩擦納米發電機的自驅動傳感:機器人 | Hengyu Guo†, Xianjie Pu†, Jie Chen†, Yan Meng, Min-Hsin Yeh, Guanlin Liu, Qian Tang, Baodong Chen, Di Liu, Song Qi, Changsheng Wu Chenguo Hu*, Jie Wang* and Zhong Lin Wang*, A highly sensitive, self-powered triboelectric auditory sensor for social robotics and hearing aids, Science Robotics, 2018, 3, eaat2516

也有紙質的納米發電機,放在耳朵裡面像助聽器一樣,不需要電源,它可以作爲一個麥克風來回錄製你的聲音。

在聲音的觸發下,紙質做的摩擦納米發電機發生震動,產生的音頻信號變成電信號,返回來放的時候能夠保證90%的還原度。它是紙質做成的,不是其他複雜材料,發出的聲音可以讓機器人去識別,機器人進行判別誰在和它講話。

講了這些,大家覺得這和海洋發電有什麼關係?好像沒有關係,但其實這關係到藍色能源。我剛開始提到,海洋的能源頻率低、分佈廣、環境惡劣,很不穩定;怎麼把這些能源收集起來——這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網狀聯結數以百萬計的可捕獲低頻海波能量的摩擦納米發電機。本圖是網絡狀虛擬結構圖,右上角是設計的球形納米發電機 | 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網站

爲此,我們就把摩擦納米發電機做成球形的——這個球形放在水裡,它在晃動時內部的結構發生變化,結構變化過程中產生有效的電力。

未來如果我們做出網格式結構,我們就可以有效地把海洋分佈廣的能量變成有效的電力,也可以把這種結構佈置在沙漠裡,把風能變爲電力。

我們也做很多實驗,在模擬場所裡面做,也在現實的海里邊去做實驗。前期發電的頻率比較慢,海浪打一下就沒了。爲了放大它的頻率,我們用這種擺錘式結構,可以在受浪衝擊後持續擺動80多秒不停下來。每一個擺動它都在持續地發電,這種設計就是把不穩定的、低質量的、低頻的能源變成電力。

這種結構使用的壽命也長,浪一打它可以擺很多次,不需要大風大浪。它可以晝夜不停地發電,晚上也發電,有風有浪的時候更好——所以它是一個可持續的能源,也是比較穩定的能源。

想想看——海上放很多這種單元的時候,它的輸出是固定的,通過能量管理可以做到高效的利用。

我們實驗中,在低頻觸發下,能量轉化效率可以達到28%。過去的發電方式用線圈、磁鐵、電磁感應定律,我們現在用的是高分子材料,在頻率比較低的情況下,我們能夠把低質量能源變成有效的電力,在頻率高時可以依舊使用傳統的發電方式,形成一種互補。

一個網球大小的球,目前發電能達到4個毫瓦 | Pixabay

把過去用不了的能源高效地利用,這能發多少電,我做了個理論估值——先做一個網球大小的球,這個球目前發電能達到4個毫瓦,如果按未來10個毫瓦估算,我們以後利用山東省大小(15.8萬平方公里),一米深的水,發的電量是1.58太瓦——相當於全國總能耗。同時還能不斷延伸到更深的水域,而整個發電過程無碳釋放,而且是比較穩定的。

這是我們在推進的一個未來解決碳中和問題的根本路徑。我們在做前期的開發工作,希望能夠爲國家,將來甚至爲世界做出貢獻來,因爲海洋的資源是無窮的,它的成本也是偏低的。我相信繼續的研發,能夠更加大大提高它的效能,也能減少它的成本。

和原來的電磁發電利用傳導電流發電不同,我們利用位移電流發電。通過無線發射,從空間傳入的能量電流叫“位移電流”——這是我們原創的路線,它對於低頻下的能量最有效。

所以什麼叫“顛覆傳統”?什麼叫“從零到一”?不是改一個小東西就行,顛覆傳統是“completely different”“Disruptive technology”——即顛覆性技術。這個技術是從根本原理上的不同。它的應用第一個是微納能源,包括我們分佈式能源;第二個是自驅動傳感,人工智能依靠大數據的支持,數據需要傳感器,怎麼使傳感器不斷地輸出信號來,利用的是自驅動傳感;第三個是藍色能源的概念——目前這一概念尚處在實驗室的研發階段,大家可能覺得離應用還爲時尚早。

不過,回看過去,1831年法拉第發明電磁感應定律的時候,當時人們還不相信它的應用前景。法拉第那時候跟人做科普,就像我今天給你做科普一樣,人們肯定覺得這沒有用。

但是,1926年特斯拉預言智能手機面世的時候,別說手機了,連晶態三極管還沒有發明。晶態三極管是1948年發明的,集成電路的發明是1956年,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明是1970年,很多技術加在一起纔有了智能手機。法拉第那個年代,沒有人會料想到未來發生的事情。所以對未來、對原創,要有開放的胸懷、有接納的胸懷,不要一棍子打死。我們一定要對新生的東西給予支持和扶持,否則我們永遠沒有原創。

我們也辦了一個科普園,叫“Maxwell創新科普園”,大家可以可以去參觀。

我們在這裡普及原創發明的技術,讓中小學生能夠深入理解它的物理內涵。所以最後,我想說,經常我們在預言未來,你要去創造未來,科普是點亮我們每一個人對科學的認知,同時也是我們進一步開發出新的科學、新的技術,做前人做不到的事情。那麼我們相信,我們的未來不是靠預言出來的,我們未來的世界是靠創造出來的。

感謝各位。

演講嘉賓王中林:《邁向碳中和的藍色能源》 | 拍攝:Vphoto

作者:王中林

監製&策劃:吳歐

編輯:李霄 蔡禕

排版:尹寧流

校對:蔡禕

向“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回覆【演講】,或者點擊菜單欄【演講】,即可看到更多科學家演講。

本文版權屬於“我是科學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iscientist@guokr.com

歡迎填寫調查問卷,支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