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惕吾新聞獎學金24人獲獎 學生展現對AI敏銳度

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今日舉行「第30屆王惕吾先生新聞獎學金」贈獎典禮,由基金會執行長羅國俊(後排中)代表頒獎。記者邱德祥/攝影

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今天舉行「第30屆王惕吾先生新聞獎學金」贈獎典禮,全臺各大學院校共24名學生獲獎,研究生每名獎學金3萬元,大學生2萬元,總獎金60萬元。搭上AI浪潮,今年申請學生需撰寫「生成式AI帶來的好與壞」短文,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執行長羅國俊表示,明年會是AI的關鍵年份,對於這樣的改變他會抱持謹慎的態度,同時希望能帶動長輩也開始運用數位工具,不要形成數位落差。

112年的第30屆王惕吾先生新聞獎學金來件踊躍,計有394人次申請,325人初審合格(大學部207人、研究所博士生7人、碩士生111人),投件人數創歷年紀錄。合格人數較去年增加167人,競爭激烈,獲獎率僅7.4%%,大學部5.8%、研究所10.2% ,也都是歷年新低。

本次共有24名學生得獎,包含大學部世新大學2人,其餘分佈10所大學;研究所皆爲碩士生,臺灣大學5人最多,其次臺灣師範大學、陽明交通大學各2人,另3人爲臺北醫學大學、臺北大學及銘傳大學。 研究所的部分有1名得獎者來自中國大陸、1名來自香港。研究生每名可獲得獎學金3萬元,大學生2萬元,各12人,總獎金60萬元。

本次王惕吾先生新聞獎學金評選短文題目爲「生成式AI帶來的好與壞」 ,主辦單位說,來自各大學各科系同學們精彩發揮,展現「數位原生世代」對AI的直覺與敏銳度,脫穎而出獨特的見解,潛力無限,獲得評審的讚賞。

羅國俊表示,AI已經成爲人們生活的一部份,面對科技的發展,人們一開始會懷疑、排斥,之後慢慢開始學習,接着進入普及的階段,最後成爲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羅國俊指出,目前AI即將邁入普及階段,明年會是AI的關鍵年份,相關工具陸陸續續進入市場,對於這樣的改變他會抱持謹慎的態度,同時希望能帶動長輩也開始運用數位工具,不要形成數位落差。

得獎的淡江大學大傳系4年級林雨靜表示,生成式AI對於即將畢業的學生造成一定的風險,作爲新聞系所的學生,他會在維護本科系的專業、記者的專業的同時,用開放心態跟包容眼光,面對未來新聞事業的發展。

得獎的臺北大學法律系碩士二年級學生陳旺池指出,很開心能借由獎學金與不同領域的同學交流,他認爲法律和新聞領域有個共同點,就是用文字與社會做互動。他認爲今後法律可以和生成式AI結合,讓一般民衆更接近「法律」這個讓人感到距離感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