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宏科學獎 臺師大附中王冠侖獲金牌獎

臺師大附中學生王冠侖(右)獲今年旺宏科學獎金牌獎。(旺宏教育基金會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旺宏科學獎12日舉辦第22屆頒獎典禮,臺師大附中學生王冠侖以「修正未切換注音輸入法產生之字元」作品勇奪今年最大獎,也是唯一的「金牌獎」,獲得大學4年40萬元獎學金之獎勵。

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經驗,打字對話時,因忘記切換輸入法而打出一連串字元亂碼,造成「雞同鴨講」的窘況。王冠侖爲解決這個問題,看到有人開發將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的工具,因此也想研發類似方法。

他發揮創意,先將學生常發表的網路平臺上十幾萬筆中文字句,先以程式將中文轉換成注音符號,再轉成英數字元,藉此取得相互配對的中文字句與英數字元,打造基礎資料庫,再運用神經網絡如GRU、LSTM、維特比演算法等不同模型進行AI機器學習訓練,最後發現以「維特比演算法」與HMM模型可使亂碼翻譯的準確率接近95%。

就讀花蓮中學的陳恩泓同樣以AI相關研究獲得銀牌獎肯定。他的「輔助聽障人士之影片情境化字幕實現探討」作品,透過將影片加入泡泡字幕協助聽障者觀其「影」,就能辨其「聲」。利用「人臉」、「語音」、「語者」三個辨識系統程式判斷影片中的說話者,並將正確字幕標示在說話者身旁,關懷弱勢的作品同樣獲得佳績。

今年競賽中,參賽作品對於跨領域知識的運用比例更高,也有更多同學透過自學程式或靈活運用更多研究工具面對想解決的難題。而參賽學校的多元性,也反映自主學習的趨勢,今年也有自學生,甚至是實驗教育機構同學獲獎。在108課綱多元入學帶動下,有更多的學生更願意透過實作建立對科學的深度學習。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鼓勵獲獎同學,科學是改變人類近代文明的重要元素,而科學教育則是國家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關鍵動力,這次的獲獎作品,題目在地生活化且展現出高中生豐富的想像力,期勉同學持續保有好奇心及對科學研究的熱枕,持之以恆就能邁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