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兩岸關係主導權在人民
旺報社評
河南鄭州發生嚴重水災,大陸臺商及臺灣民間社會立刻展開捐贈行動,蔡英文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與蘇貞昌院長也都表達慰問之意,大陸國臺辦很快做出正面迴應,讓外界重新看到兩岸善意互動與情感的連結。臺灣對河南水災格外有感,除了災情透過媒體、網路廣泛傳播讓人震撼外,鄭州是臺商熱門聚居地之一,亦是重要原因。
讓兩岸社會融二爲一
過去,臺灣對1991年華東水災、2008年汶川地震時的關懷,大多出於非常直接、單純的「同胞之情」。隨着30年來兩岸民間交流往來的蓬勃發展,愈來愈多臺灣人在大陸各地紮根,無論是新冠疫情,還是此次河南水災,臺灣民衆的「感同身受」不再只是民族、血脈相連的關係,而更多了一層現實聯結。這種聯結對兩岸和平發展的保障、政治分歧最終的解決、價值觀的融合與一體感的實現更重要。
兩岸「同文同種」是無法辯駁的事實,但過去30年的事實證明,僅僅依靠共同淵源的感性訴求,或刻意塑造彼此的浪漫想像,兩岸關係還是走不穩,也走不遠的。正如同人與人的交往,關鍵在於要能相互接受、理解、尊重,兩岸關係要行穩致遠,也需要兩岸人民相互接受;要實現「和平統一」,必須創造條件讓兩岸社會融二爲一。
兩岸社會如何「融二爲一」?這個問題看似複雜無解,但近期一篇由對岸青年涉臺學者所撰寫的論文提供了新的視角,值得兩岸社會思考與啓發。這篇論文透過對在陸臺灣人的問卷與訪談發現,臺灣人在大陸以個人身分參與社會組織愈積極、參與政治活動愈多,融入大陸社會的程度就愈高,反之,參與「抱團式」組織對其社會融入並無顯著影響。簡言之,臺灣人若以個人身分參與大陸社會與政治活動,往往更容易融入大陸社會。
「參與才能理解,理解產生認同」,道理看似淺顯,實踐起來卻不容易。過去30年來,約百萬臺灣人在大陸定居,但一方面是我官方對臺胞參與大陸黨政系統設有「法律紅線」,另一方面在政治考量下,大陸亦無意吸納臺胞參與大陸的社會與政治活動,至多給一些名譽性質的稱謂,基本上是樣板功能。大部分在陸臺灣人難以進入大陸的「治理體系」中,若遇到困難或訴求,只能找臺商協會或其他非制度管道解決,不然就自認倒楣。大陸習慣於「歸口」管理,「抱團式」組織雖然維持一定活躍度,但真正能讓多少臺胞融入大陸、認同大陸治理,至少在學術研究的答案是不明顯的。在大陸居住的臺灣人如此,遑論大部分在臺灣生活的民衆?
臺胞有落地生根想法
隨着大陸近幾年實行「同等待遇」政策、推出卡式臺胞證和居住證,在陸臺灣人在旅行、醫療、戶政、考試等方面原有的「隱形障礙」正被逐漸消除,一些省市亦開放臺灣人報名「事業單位」、社區主任助理等具有準官方色彩的職位。與此同時,大陸自身治理水平的提高和逐漸細膩,也受到愈來愈多在陸臺灣人所感知、認可,大陸調動各方資源,高效率執行入境檢疫,全民普篩和疫苗施打亦讓在陸臺灣人深有體會、刮目相看,併產生「中國人的驕傲感」。但臺灣人在大陸距離有意義的「政治參與」,因制度建構尚未完成,甚至較清晰的路線圖也都未見到,可謂遙不可及。
化解兩岸分歧需要創意,大陸越來越富裕,生活也非常自由,越來越多長居大陸的臺灣人有落地生根的想法,在上海、江蘇、福建等地成立的「兩岸融合試驗區」,應鼓勵臺灣人參選「居委會」、「村委會」等當地基層自治組織,亦可制定明確規範,讓符合條件的臺灣人可以擔任人大、政協,成爲在地臺灣人的民意代表。當常住大陸的臺灣人有了「當家做主」的感受,相信在臺灣的民衆也會自然而然降低對大陸體制的排斥感,甚至產生吸引力。
臺灣設有嚴格法律規範,禁止臺灣人參與大陸政治組織、擔任官方職務,但對有意融入大陸社會的臺灣人而言,臺灣法律的阻礙因素就會降低,一旦有越來越多臺灣人願意加入大陸政治體系,對臺灣內部民心所造成的影響將至深且遠。兩德統一在冷戰因素消失後立刻無痛實現,正是西德能長期吸引東德人心認同所創造的成績,西德可以做到,大陸自然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