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銷訂單出口下滑與供應鏈重整

(圖/中央社)

3月20日經濟部公佈臺灣今年2月份外銷訂單421.2億美元,較去年同月份減少18.3%,爲連續第6個月下滑;其中接單主要地區的接單金額均較去年同月份減少:美國及歐洲分別減少12.6%及13.1%,中國大陸及香港則大幅減少35.5%。

外銷訂單統計是尚未生產的接單金額,因此是領先指標,有別於作爲落後指標的海關出口數字。此外因外銷訂單統計包含業者接單後在臺灣與海外的生產,因此訂單與出口未必同方向變動;但若訂單持續減少,除非在臺生產比重大幅提升,否則出口不易增加。臺灣外銷訂單及出口連6降,除了因爲國際景氣不佳,可能更值得關注的是源於全球供應鏈重整的因素。供應鏈重整從以下面向直接間接影響臺灣。

首先,新冠疫情期間飽受斷鏈之苦的歐洲及美國,疫情過後偏重供應鏈的彈性與韌性。供應鏈管理思維,也亦發由Just in Time的成本考量轉變爲Just in Case的風險控管。因此,對當前許多歐美企業而言,選擇生產供應鏈上的合作伙伴時,遙遠的亞洲之吸引力也已不若從前。美國及歐盟本土之外,加拿大、墨西哥等地,在風險考量下逐步脫穎而出。更關鍵地,除了業者的自行決策,歐美許多國家亦將「平行供應鏈體系」的打造,列爲重要政策目標;因此對亞洲及臺灣目前的產業供應鏈地位及出口都將造成負面衝擊。

其次是美中競爭日益劇烈,不但加深美國對中國訂單的移轉效應,也間接導致臺灣對中國大陸出口的減緩。去年第四季以來,美國從中國進口製成品的比例快速下滑,但同步從歐盟進口的比例迅速上升。美國自墨西哥、加拿大和南韓進口的增速也明顯高於中國;可見美國對中國降低進口,並把訂單轉移至鄰近的墨西哥和加拿大,以及歐盟和東亞盟國南韓等國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對中國的訂單移轉,並不單是晶片、手機等機電產品,而是包含了皮革、橡膠、塑料、玩具、傢俱等化工製成品及勞動密集產品,因此貿易轉單的範圍並不僅限於高科技產業。當許多對美中競爭的關切聚焦於美國去年通過的《通膨削減法案》或《晶片與科學法案》時,其實由美國政府主導積極建構中的「印太經濟框架」,也可推測美國試圖全方位地遏制中國的出口。

上述背景下,臺灣的出口自去年9月至今連續6個月下降,且對中國大陸及香港的下降幅度最大,也就不足爲奇。財政部3月7日公佈臺灣今年2月份出口金額310.5億美元,相較於去年同月份,除了對日本小幅增加1%之外,對其他主要出口地區亦全面下滑(對中國大陸及香港下滑30.2%、東協11.1%、美國13.7%,對歐洲則下滑4.8%)。另外以11項臺灣主要出口品項來看,今年2月份出口除了礦產品較去年同月增加外,其他10項也全面下滑,包括電子零組件、資通、金屬、化學品、塑橡膠、光學器材、紡織品等等;顯示美中較勁,臺灣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最後,世貿組織(WTO) 對2023年全球商品貿易成長的預測,自原本(去年4月)的預測值3.4%,大幅下調至目前最新(去年10月)的預測值1%;且依其他各項指標,今年4月可能將再進一步下調。全球貿易的大餅停止成長甚或萎縮之際,各國之間的競爭就將更爲激烈。去年1月1日生效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將對成員國的供應鏈地位及出口有所助益,例如南韓去年對RCEP成員國出口大增,成爲世界第6大出口國,亦爲臺灣日後出口競爭的警訊。(作者爲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