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房地產拖累製造業服務業 中國經濟恐陷入惡性循環

除非中國政府出面大規模救助開發商,否則很難有效地擺脫經濟困境,但這麼做在政治上非常困難。(圖/中新社)

中國經濟復甦正被一組環環相扣的障礙所阻撓,外媒分析稱,由於低迷的勞動力市場和消費者信心,中國很難恢復國內房地產市場活力。但是要改善消費者信心並提振勞動力市場,還有賴於更加健康的房地產行業。除非中國政府能找到解決這一難題的方法,否則經濟復甦將持續步履蹣跚緩步前行。

《華爾街日報》指出,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持續呈現出不均衡狀態,週四發佈的11月份官方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點中要害:雖然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略有上升,但製造業和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都進一步下降,其中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甚至跌破50點的榮枯分水嶺,爲今年以來首次。今年夏末短暫的良好增長勢頭似乎正在失去動力。

報導表示,對於製造業來說,部分問題來自外部,11月份新出口訂單指數下降0.5個百分點至46.3,回落至7月份觸及的年內低點。應特別注意服務業,疫情期間的消費者信心、借貸和就業市場崩潰仍是經濟復甦的巨大障礙。

此外,房地產危機讓家庭遭受重擊,新冠動態清零封控措施更是雪上加霜,大部份家庭都還未從這種殘酷的雙重打擊中恢復過來。2021年初建築業就業、家庭借貸和信心都曾一路高歌猛進,到年末卻反轉向下,2022年初遇上大範圍封控再急劇下滑。

這種傷害至今揮之不去。自2021年9月以來,服務業和建築業就業指數大幅下滑,2023年的名義家庭收入增長率跌至6%左右,較疫情前的9%縮減超過3成,消費者信心和借貸水準也遠低於疫情前的趨勢。

報導分析稱,原因有好幾個,但最關鍵的原因可以總結如下:只要勞動力市場仍深陷困境,而且家庭對房地產開發商的財務狀況也沒什麼信心,他們就不會願意借貸或買房。

但是,除非房地產業復甦,否則勞動力市場將很難站穩腳跟,因爲房地產業直接或間接地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不僅是建築工人,還有房地產經紀人、傢俱銷售商、卡車司機、工程師和其他許多崗位。

報導認爲,除非中國政府出面以某種方式大規模救助開發商,否則很難看出中國經濟能如何有效地擺脫這一困境。但這在政治上非常困難,因爲過去幾年遏制樓市投機和開發商過度融資的理念一直是中國政府高呼的口號。

在這種困境中會如何呢?報導的結論是:除非發生嚴重的金融崩潰,否則阻力最小的道路可能就是繼續緩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