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官發言豈能輕率

十月初駐美代表俞大㵢接受美國福斯新聞頻道專訪,影片播出時的標題是「大使表示,若中國升高侵略,臺灣人準備作戰」,意指駐美代表公開宣稱臺灣人願意且準備好「打仗」,是這意思嗎?

俞大㵢發言的消息傳回臺灣,令人捏把冷汗,引來許多批評「荒謬」、「配合政策開始吹噓」、「出口轉內銷內宣來誆騙」,不禁懷疑俞大㵢外交語言的能力,他是想把臺灣推向戰爭邊緣嗎?

身爲外交官,對外公開發言必須有高度的智慧,賴清德近來幾次不計後果的爽快發言,挑動對岸的敏感神經,共軍「聯合利劍─二○二四B」圍臺演習層級升高,兩岸緊繃前所未有。試問,此刻外交官是該火上澆油的挑釁對岸,還是運用巧妙言語來緩解緊張情勢?

外交官身負國家所託,在國外處理交涉與己國有關的事務,其發言攸關國家利益,倘若對外交涉或者發言不當,極可能損及國家利益與人民安全。外交官不只要具備精準優美的口語表達,還要嫺熟國際情勢、通曉該國文化,更重要的是具備交涉談判的能力、幽默、應變的智慧及經營人脈的能力。二十世紀初英國外交家尼克遜(Harold Nicolson)《外交學》其中〈外交語言〉,就是談如何運用外交辭令達到最好的效應,說對了不僅可翻轉情勢,還能化險爲夷。外交成功的關鍵在於如何說話,如重話輕說、惡言善說,都是極高的智慧。

讀過春秋戰國史,都知道弭兵之會。春秋時期的宋國,曾是春秋五霸之一,惜因內亂不止加上實力不足,國勢漸衰。由於居中原地理核心,被各國包夾,南有楚、北有晉,東鄰齊、魯,西接鄭國,各國都想爭霸,戰爭總是殃及宋國而爲四戰之地。既無力退兵又無法取勝,宋國必須另闢蹊徑尋找活路,最後推動盟會的外交活動以折衝維護國家的利益與安全。

先有華元發起和平大會在前,後是向戌倡議弭兵,獲各國響應。最終宋國號召十四國參與「弭兵之盟」,且在宋國境內召開。會盟後,爭霸戰暫得休止,爲宋國帶來十餘年的和平,也使備受戰爭災難的小國減輕許多負擔。弭兵運動成功是宋國外交上的大勝利,宋國雖弱小卻能把握時機費心經營,終在國際舞臺上扮演關鍵性角色,爲春秋歷史留下重要一頁。

臺灣的形勢一如春秋時期的宋國處於夾縫中,表面上中共高居強勢地位,逐漸包夾臺灣,意使臺灣海峽成爲內海;另一方面是因美國激化臺獨的作用奏效,民進黨長期執政,更多迎合美國的利益,仰靠美國供應武器及虛無飄渺的承諾而狐假虎威、有恃無恐,甘願被情勒擴大軍費,只會令美方瞧不起。臺灣不該愚昧的硬碰硬,更不能如賭徒般的倚靠美方去對抗中共。「上兵伐謀」,夾於其中者應尋求如何兩面逢源;除認識大陸現在的發展,迴歸中華民國憲法,臺灣與大陸不是兩個國家,借鏡宋國的外交做法以智慧化解僵局,尋求最有效解決途徑,重新展開互信與談判,以對話取代衝突,以友善增加運作籌碼。歷史提供我們最佳的啓示,不要再硬頸的走向戰爭。

外交官要有衡量事件本質的能力,認知自己實力與國內外情勢,運用高度智慧的談話技巧,得以力挽狂瀾,萬不可禍從口出,否則全民的利益與安全可能就斷送在外交官的脣舌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