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理財術-退休金運用 你規劃了嗎?

退休前後之資金組合與管理思維

民衆退休金主要來源有個人儲蓄累積、勞保身分者有勞工退休金,公務人員有退休撫卹制度。坊間可接觸到的財務諮詢資訊,多會建議「退休之前應存到至少八位數的存款」的退休計劃,而且金額愈高愈好。隨着愈來愈多財務顧問自己也上了年紀、一腳跨進退休門檻,親自體會到退休金創造「被動收入」的必要,而偏偏在臺灣這部分十分困難,凸顯出退休金運用於財務安排的大挑戰。

從職場經歷開始準備退休財務支援,個人儲蓄是最簡單的方法,在臺灣,超過40歲的人,手邊若沒有儲蓄存款,絕對是自己的錯;其次,有來自政府提供的退休金計劃,僱主和個別員工共同提撥的個人退休金帳戶,美國是401(k)或IRA,臺灣是勞退制度之《勞工退休金條例》項下產生的勞工退休金。後者,近日出現一個重大新聞。

勞退新舊制 有落差

國營事業中華電信工會提出訴求,勞退新制僱主提撥應提高至15%,因爲相較勞退舊制的最高水位,勞退新制的僱主提撥減少了一半以上,該工會同時提出一項重點說明:勞退新制《勞工退休金條例》自94年7月1日上路以來,現在已經過了18年,本地勞工退休金僱主提撥還是隻有6%,雖然國營事業單位工會多次召開說明會,數次與資方協商、或直球對決公司背後金主的政府部會,爭取提高勞退新制僱主提撥率,希望減少新舊制員工退休金的落差、提升年輕會員退休保障,至今仍然沒有看到任何實際回饋。

上述工會提出的訴求,期待之一是提升年輕會員退休保障,間接爲公司方中華電信創造留才誘因;然而,此次訴求的年輕世代目標客羣,似乎對此沒有太多參與。類似的狀況,金管會近年來鼓勵金融業的員工持股信託,作法上是員工每月從薪資提存一定金額申購公司股票,同時公司將100%相對提撥投入,員工離職或退休時,再以股票或折算現金的方式返還,等於額外加碼員工退休金,也被當作企業留才的方法之一。

持續被動收入是關鍵

金融科技業者指出,這些看來「時尚」的員工退休金新作法,增加的是員工退休前的退休金「部位」,即某人的退休金可能因此從2,000萬元增加到2,100萬元,而申請退休的員工拿到退休金之後,開始真正的退休生活,馬上面臨「如何處理這筆(一次性)的錢」大挑戰,最大挑戰是如何讓一次給付的退休金能規劃成有持續創造金流的「被動收入」。

歐美市場中有不在金融機構內的「財務顧問」服務,手邊突然有一大筆可投資資金者也是他們的目標客羣,收費方式會依投資報酬作爲收費基準,例如總投報率的1%。以臺灣退休族拿到2,100萬元的一次給付退休金,交給財務顧問管理投資、依私人銀行正常投報率8%計算,退休族要付的單年財顧手續費爲16.8萬元。大約低於加入臺股老師社羣會員年費。然而,試問臺灣的退休族有多少人願意如此?相信多數人更擔心投顧老師把自己退休金「玩掉了」!

因此退休族多成爲股市散戶,自己看盤、自己交易,幸運者跟着大盤趨勢賺進2成的投報回饋,但臺股不會年年衝萬八;運氣不好、但尚有自律者可能退休金單年減少2成。

臺股以外,臺灣退休族還有沒有其它能創造真正被動收入的投資工具?共同基金是多數銀行推薦的標的,惟銀行財管理專多憑基金過往投資績效、當下市場話題來行銷商品,賣完產品之後鮮少再回頭幫客戶檢視持續績效,更何況再帶出場;而且銀行銷售基金給高齡客戶是被監管單位嚴管,又是籤風險書、又是售銷過程錄音的。討論至此可知,臺灣退休族的退休金運用規劃實在缺乏能持續創造金流之「被動收入」工具。這是個大問題,在臺灣目標卻十分殘酷地「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