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製造業向新向高——深圳市坪山區加速釋放創新動能

製造業是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和技術創新的主戰場,也是城區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深圳市坪山區積極打造先進製造業集羣,悉心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多措並舉推動工業企業提質增效,走出了一條製造業向新、向高的發展之路。

截至目前,坪山區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突破93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備案超過1220家。今年1月至4月,坪山區規上工業企業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產值1185.58億元,同比增長10.7%,佔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爲78.9%;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65.6%,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9.4%,其中企業研發投入佔比超過98%;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增長77%,產業創新動能加速釋放。

創新生態持續優化

近日,記者走進位於坪山區龍田街道的深圳睿瀚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只聽到機器轟鳴聲不斷,工程師們正在生產線上忙着裝配帶有腦機接口的康復訓練儀和衝擊波治療儀,技術人員正忙着測試剛剛下線的腦機接口康復機器人的28種人手模擬運動功能。

該公司是腦機接口和智慧康復醫療領域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副總經理萬斌指着生產線上的智慧康復產品告訴記者:“經過調試和檢驗後,這些產品將發往全國各地的康復醫院,爲腦卒中患者和康復訓練人羣提供幫助。”

推動製造業向新向高發展,需要政策鏈、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等協同推進。2023年,坪山區全新修訂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系列政策,從招商引資、企業培育、產業鏈協作、金融支持等方面發力,形成覆蓋企業全生命週期的產業政策。2023年,坪山區累計發放各類資金超7億元,惠及企業近600家,全年減免退稅緩稅超25億元,產業資金撥付實現“當年申報、當年撥付”。

坪山區還編制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中期評估報告,跟進重大平臺建設等33項重點任務實施情況,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工業總產值等5項指標提前達成2025年目標值;以科技評價“指揮棒”驅動三大產業集羣強優補短,推動設立區級技術合同登記點,聚力打造知識產權“大保護”體系,完成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4.76億元和登記筆數40筆,引導長期資本投向科技創新領域,激活內生動力。

“人才是第一資源。我們支持企業自主評選人才,實現了對產業領域頂尖人才、領軍人才、青年人才和技能工匠人才等支持的全覆蓋。”坪山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孫秋澄說,坪山區已形成“3+1+1”產業人才政策,匯聚高層次人才1097人、博士2135人。

“坪山區充分挖掘現有科技資源潛力,圍繞區域產業發展規劃及主導產業需求,推動高能級創新載體落地坪山,爲產業發展賦能。”坪山區科技創新局局長劉穎傑說,坪山現擁有市級以上創新載體184個,孵化一批高成長科技企業、技術賽道引領企業,優化了產業創新生態圈。

主導產業動能強勁

坪山區產業基礎堅實,擁有深圳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國家級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深圳坪山綜合保稅區4塊“金字招牌”。

近年來,坪山區產業新賽道新領域發展迅速,以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爲代表的高端先進製造業態勢持續向好、結構持續向優。

“坪山區是全國首個有立法支撐的全域開放和商業化的試點區域,建成並投入使用粵港澳大灣區唯一智能網聯專業測試場地,並在深圳率先開展車路雲一體化建設。”坪山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黃堃介紹,目前,坪山已匯聚起以比亞迪爲代表的300餘家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自動駕駛、關鍵零部件生產、核心材料研發等企業,在電動化產業鏈的上游、中游、下游均有佈局,在智能化、網聯化產業鏈中游環節具備先發優勢。

2023年,坪山區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規上企業總產值突破3000億元,同比增長近60%;今年1月至4月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規上企業總產值近900億元。

在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總裝車間內,記者看到幾排機械臂揮舞長臂加碼生產,各臺零部件配送車來回穿梭。一輛輛嶄新的新能源汽車離開生產線後,將通過深圳各大口岸登上滾裝船或集裝箱貨輪走出國門。

“比亞迪是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支柱,一直紮根坪山區發展。”比亞迪對公事業部總經理王俊保說,作爲最早研發推廣新能源汽車的企業,比亞迪經過20多年持之以恆的創新,形成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技術、“易四方”核心控制技術平臺等電池、電機、電控原創技術能力,成爲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作爲深圳生物醫藥產業核心集聚區,坪山區以生物醫藥、高端醫療器械、大健康爲主的生物產業先進製造集羣吸引1115家生物醫藥企業紮根,該領域年均新增企業120家以上,年均產值增速20%以上,生物醫藥生產企業在深圳佔比超過25%。

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深圳的創新活力和資源優勢,在坪山打造了大灣區總部,加強公司創新能力,加大在生物醫藥、精準醫學等領域的投入,持續探索和提升創新藥物和前沿療法的可及性。

坪山區還充分發揮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優勢,立足現有高端醫療器械智造基礎,打造深圳首個集聚智能康復輔具產業發展的市級專業化示範園區“深圳市智能康復輔具產業基地”,落戶省級“大灣區輔助器具創新中心”,引進智能輔具上市企業及創新型企業30餘家,形成深圳首個集中連片的智能康復輔具產業發展生態圈。

而以“中國芯”爲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羣則集聚了1100餘家優質企業,其中半導體與集成電路領域有以中芯國際、昂納科技、愛仕特科技、基本半導體等爲代表的120餘家企業,涉及材料、裝備、設計、製造、封測、應用等產業鏈各環節。

目前,中芯國際(深圳)12英寸生產線建成投產後填補了大灣區55納米/40納米制程以上芯片製造的產能空白;格蘭達公司芯片測試分選設備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正向晶圓光學檢測細分領域延伸;在化學品材料領域,新宙邦公司氨水、氫氟酸等半導體化學品業務規模已超億元,位於同類產品國產化發展前列。

新興企業“含新量”足

擁有“獨門絕技”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因在特定細分領域具備較強的話語權,成爲產業鏈供應鏈提升的關鍵所在。坪山區從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創新能力強、發展勢頭迅猛的新興企業不斷涌現。

截至目前,坪山區有專精特新企業464家,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5家,省級、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約440家,覆蓋坪山智能車、創新藥、中國芯三大主導產業,也涉及其他重點佈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逐步構建起梯度化的優質中小企業庫。

爲助力高成長性企業擴圍接力,坪山區持續完善企業梯度培育體系,鼓勵、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對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別給予200萬元、50萬元獎勵;對研發首臺(套)、首批次產品的企業給予最高300萬元資助;對建設製造業創新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的企業給予最高500萬元資助,支持企業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

走進深圳市先地圖像科技有限公司產品展示廳,記者看到這裡陳設着不同型號的5款絲網印刷激光直寫曝光機,以及由該設備生產的高端陶瓷花紙、服裝印花等網版樣品。

該公司於2023年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注於無掩膜激光直寫成像技術研發與整機設備生產,在激光直寫成像技術領域已成爲行業創新者和領跑者。截至目前,公司擁有發明專利36項,實用新型專利44項,軟件著作權29項。公司副總裁黃文輝說,公司推出的系列絲網印刷激光直寫曝光機可完全取代傳統菲林工藝,廣泛應用於PCB(印製電路板)、LCD(液晶顯示屏)、消費類電子、服裝印花、汽車玻璃及產品包裝行業等高精度製造領域,客戶遍及近20個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坪山區相關部門主動向企業問需問計,指導我們享受政策紅利,對企業發展幫助很大。”黃文輝表示,在相關部門支持和幫助下,公司對接到了產學研合作資源,先後與浙江大學、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等開展高精度光學物鏡設計的探討和研究,目前正協同開展產品檢測及可靠性提升方面的技術攻關。(經濟日報記者 楊陽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