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睡不飽 可按壓穴位除溼
無論是常見的上焦症狀睡醒頭昏腦脹、全身乏力提不起勁、越睡越累,或是下焦容易有的小腿水腫、帶下分泌物變多,都是自覺溼氣重的相關症狀。圖爲民衆打瞌睡。(林周義攝)
在形容自己身體狀態改變時,「溼氣」是一個臺灣民衆常使用的詞彙。無論是常見的上焦症狀睡醒頭昏腦脹、全身乏力提不起勁、越睡越累,亦或是下焦容易有的小腿水腫、帶下分泌物變多,都是自覺溼氣重的相關症狀。中醫師建議民衆,可按摩小腿後方正面的承山穴,按摩一段時間後,若感覺酸脹並微微發熱,就說明溼邪正隨着膀胱經陽氣的溫通而微微散逸。
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賴睿昕表示,溼氣是一個容易兼雜的病性,常伴隨與病性出現,「溼熱」是形容慢性發炎而又有局部代謝不利的狀態;「寒溼」則指代謝與體溫能量偏弱的狀態;若與身體難以代謝出去的代謝廢物結合,則被稱爲「痰溼瘀濁」。
每當天氣變化,環境裡的溼氣加重,身體較爲健康民衆,自然就較平時處於亞健康狀態,而舊傷較多的民衆容易不適。若是在夏天,就容易中「暑溼」而出現頭暈倦怠、口乾舌燥的症狀;若是冬天,則易手腳冰冷、頭重沒力氣,怎麼睡都睡不飽。
賴睿昕特別推薦兩個穴道,供民衆居家護理、紓緩症狀。其中位於小腿後方正面承山穴,作爲膀胱經的大穴,以及筋、肉、骨的交界,儲存了不少溼氣。若按摩此穴一段時間,覺得十分酸脹並微微發熱,說明身上的溼邪正隨着膀胱經陽氣的溫通而微微散逸。而若冬天、游泳時,覺得小腿十分容易抽筋,也和小腿容易受寒溼邪侵襲有關。
另一個推薦按摩的穴道是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根據中醫基礎理論的「脾主升清陽」、「脾喜燥惡溼」,對於身體溼氣的調節效果卓越,具健脾、祛溼、消水腫的作用。她提醒,若在嘗試這些居家護理方式後,仍然無法改善,建議就醫尋求醫師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