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見證中國百年動盪紛爭 兩岸3枚國璽秘辛
圖爲「中華民國之璽」基座及托盤,由總統府委託屏東科技大學教授黃俊杰設計製作。(圖/屏東科技大學)
中國傳統上將傳國玉璽視爲政權象徵,秦朝以和氏璧製成的傳國玉璽在元朝末年丟失,明清兩朝就未再製作傳國璽。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後,承接政權的中華民國政府在北洋政府時期與國民政府時期各製作了一枚國璽,中共建政時也製作了國璽。這3枚國璽經歷了推翻帝制後的戰亂年代,目前還有2枚還在使用,它們的來歷與使用也反映百年來中國政局動盪的一面。
清朝覆滅後第一枚中華民國國璽是在1914年由北洋政府製作,當時依《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訂定了《國璽條例》,並製作了一枚「中華民國之璽」。國璽以青白玉製作,印文屬圓角篆體,「中華民國之璽」6字豎書3行,雕工略爲粗簡,印面長12.5公分、寬12.5公分、高7公分。因時日久遠與檔案散失,其材料來源與製作者已不可考。
北洋政府所製作的中華民國之璽與大總統印,其實際製作者已不可考,目前存放於瀋陽故宮博物館。(圖/網路)
北洋政府使用此國璽一直到1927年,張作霖領軍攻入北京瓦解了北洋政府,隔年張作霖帶着它返回東北,後因日軍侵佔東北而遺失。直到45年後的1973年大陸文革期間,這枚國璽與2枚同樣以青白玉製的「大總統印」、「陸海軍大元帥之印」一起在瀋陽現身,現在由瀋陽故宮博物院收藏。
目前在臺灣使用的「中華民國之璽」則是1928年國民政府於北伐完成後所製作,在1929年10月10日啓用。1948年宣佈行憲後,爲國璽設立專職典璽官,1949年政府遷臺時帶到臺灣並使用至今。
現在使用的中華民國之璽是1929年製作,隨國民政府遷來臺灣。(圖/總統府)
這枚國璽使用的材質是緬甸翠玉,爲當時國民革命軍第8集團軍總指揮陳濟棠所獻,緬甸翠玉有2塊,由印鑄局雕琢成「中華民國之璽」與「中國國民黨之璽」各一枚,2枚印璽形制不同,製作者是當時書法家與金文技師王禔,玉匠陳世科、陳燮之父子負責刻印。這枚國璽印文爲篆體,璽重3.2公斤、璽面13.3公分見方、高4.3公分,連璽鈕全高10公分,璽鈕上刻有青天白日國徽,系藍色綬帶。此外,依《國璽條例》,除了「中華民國之璽」,另有「封策之璽」與「榮典之璽」,各有不同功能。
今年總統蔡英文在總統府宣誓就職、接下「中華民國之璽」正式就任後,還曾在IG介紹:「中華民國之璽代表國家的印信,用於國書、領事證書等外交事務文件」,並展示了「中華民國之璽」的相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璽是銅質印璽,於1949年製作啓用,目前存放於大陸國家博物館。(圖/文史精華)
第3枚國璽是目前在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之印」,此璽是中共建政後於1949年6月全國政協第一次會議上決定製作。當時中共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委請前清翰林院編修陳叔通負責,最後多位專家決定國璽材質爲銅,由擅長銅雕的張樾丞承製。張樾丞是北京琉璃廠學徒出身,自立後經營同古堂,曾爲清宣統皇帝刻印數枚。
張樾丞首先製作了隸、宋、漢篆、秦篆4種字體印樣,最後由毛澤東決定使用一般人比較易懂的宋體。此一銅製國璽印面11.6公分見方、柄長10.9公分,印文以銅胎鑄字方式呈現。國璽在10月31日完成並啓用,目前存放於大陸國家博物館。
當年製作國璽被視爲重要政治任務,製作過程相當保密,張樾丞從不對外提起。他在1961年去世之後,曾流傳一些有關製作國璽的謠言,數十年後纔有相關人士出面闢謠。文革時他的後人遭到紅衛兵抄家,帶走了許多當年製作國璽的相關文物,事後亦無法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