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縮風險增高 大陸7月CPI轉負

大陸7月全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減0.3%,轉爲負值,這是中國CPI自2021年2月以來再度陷入負增長。(中新社)

近一年中國CPI變化走勢

中國消費內需不振,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率雙雙負成長。其中CPI爲近兩年半以來首次轉爲負值,再度引發外界對於中國陷入通貨緊縮的疑慮。不過PPI降幅已收窄。

大陸國家統計局9日發佈數據顯示,7月分CPI年減0.3%,是自2021年2月後,首次出現年增率負成長。與上月相比,CPI由下降0.2%轉爲上漲0.2%,是連續5個月負成長後首次上漲。但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7月核心CPI則呈現回升,年增0.8%。

由於CPI陷入負值,市場議論中國是否已出現通縮風險。一般而言,當連續兩季的通膨率出現負數時,即可視該地區正處於通縮時期,消費者可能猜測未來物價是否繼續下降,從而造成延後消費。長期通縮會令失業率上升及出現經濟衰退。

國統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信心喊話稱,總體上CPI年減是階段性的。隨着中國經濟恢復,市場需求穩步擴大,供需持續改善,加上去年同期高基數影響逐步消除,CPI有望逐步回升。

相關機構有不同見解。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分析,CPI下跌主要是受豬肉和原油價格下滑拖累,但預計隨着低點已現,年內CPI有望逐步改善。華創證券投資顧問部總經理屈慶則認爲,CPI轉負說明經濟需求較差,可能持續一段時間通縮;此前官方估計CPI年底能到1%,但現在看起來很難。

至於PPI,受大陸國內生產供應總體充足、部分行業需求改善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等因素影響,7月PPI年減4.4%,連跌10個月,月減0.2%;年降幅與月降幅分別較上月收窄1%和0.6%。

對於PPI降幅收窄,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樂觀認爲,這意味着6月很可能就是本輪PPI通縮的谷底,當前已轉入回升階段。屈慶卻指出,中國PPI反彈主要是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影響,但海外大宗商品很難再繼續反彈,PPI可能全年一直陷入負值,下半年仍需降準降息。

另一方面,中小企業信心則逐步回升。據中國中小企業協會,7月中小企業發展指數(SMEDI)爲89.3,比上月上升0.2點,連續兩個月回升,且高於2022年同期水準,但仍處在景氣臨界值10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