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學教授王漢生的“湊合”人生哲學

30年前,他成爲北大的一名本科生

如今,他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

成爲統計學領域的專業大咖

但他說自己

一路是“瞎蒙亂撞”“很能湊合”

但背後是“既來之則安之”

既安之則定之的樂觀和堅持

洞察數據背後的規律,也洞察人生哲學

王漢生

“湊合”的人,不“湊合”幹事

王漢生笑着說自己的每一步都不是特別計劃的,自己是一個很能“湊合”的人,“都是在經歷過了以後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反正就瞎蒙亂撞唄”。看似“瞎蒙亂撞”地成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全國工業統計學教學研究會青年統計學家協會創始會長,先後歷任10個國際學術期刊副主編(Associate Editor),在國內外各種專業雜誌上發表文章近200篇,2014—2023連續10屆入選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數學類、經濟學類、統計學類),連續入選斯坦福全球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d's Top 2% Scientists)。

若觀其表,似乎是漫無目的的漂泊,讓“浮萍逐流”的他偶然間捕捉到一絲成功的光影,然而深究其裡,卻是其不懈的奮鬥與沉澱,不“湊合”幹任何事,積累應對各種不確定的能力與勇氣,賦予了這位漫遊者應得的碩果累累。

考入北大就是王漢生的第一次“意料之外”。王漢生成長於重慶的江津縣,是聶榮臻元帥的故鄉。他形容那曾經是一個“如同芙蓉鎮般的”靜謐角落。天際線被鱗次櫛比的瓦房屋檐勾勒,街道狹窄,不曾有寬闊的馬路穿行其間,只有蜿蜒的石板小巷。小鎮寧靜質樸,歲月靜好卻略顯閉塞,他一直渴望掙脫小鎮的束縛,追尋更廣闊的天地,“我當時的目標很簡單,最大的夢想就是離開小縣城,想去大城市”。

當年,王漢生報考的並不是概率統計系,而是其他的一些當時比較熱門的專業。因爲“那年數學我考得還不錯,滿分150分考了146”,北京大學把王漢生調到概率統計系,後來成爲北大數學科學學院下屬的三個系別之一,“這完全是個偶然,我也完全不知道概率統計是學什麼的。”他從小縣城到北京,學了一個自認爲完全不懂的專業,也不知道將來會如何,但他戲稱“我比較能湊合,也沒想轉系,就這麼待着吧”。

燕園的求學與生活時光總是熠熠生輝的。王漢生至今還記得老師們點石成金般的手法,將抽象的公式和定理,轉化爲一場場知識與智慧的盛宴。北大數學科學學院丘維聲老師的線性代數課總會寫滿滿六塊黑板工整如印刷體的板書;周民強教授的實變函數課、錢敏平教授的概率論、陳家鼎老師的數理統計學,總能用貼近生活的例子,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鮮活。

在大洋彼岸,尋找自己的錨點

本科畢業後,王漢生奔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統計系攻讀博士。

雖同爲“統計學”,兩校的學科內容差異還是對初至美國的王漢生造成很大的衝擊。那時的北大統計學,是嚴苛的數學訓練如定理的推導和公式的變換,與數據分析和編程幾乎無關。王漢生進入威斯康星求學後才驚訝地發現,統計學遠不止數學推導,還有計算,還有應用。“我一直認爲統計學和純數學的研究範式是一樣的,到美國後才發現統計學必須要做數據分析,我非常驚訝”。二者的差異主要歸因於兩國產業結構的差異。在彼時,美國的移動互聯網和生物製藥等產業蓬勃發展,需要統計學對產業進行數據分析,這爲統計學找到實際應用場景提供了豐富的土壤。

王漢生略帶“凡爾賽”地表示,在美國時“學習沒有什麼困難,主要困惑就是我不知道將來應該幹什麼”。年輕的王漢生一直在思考:是走向業界,還是留在學術的高地?

王漢生在課堂上

博士二年級下學期,王漢生機緣巧合下進入一家小小的生物統計學諮詢公司(CRO)實習後來工作,做外包的數據分析。隨着時間推移,日復一日的數據統計讓王漢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無聊與乏味,“這幫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認識到自己不適合在業界發展”。

這看似是一段隨波逐流的偶然經歷,卻讓猶豫不決的王漢生洞察到自己未來的志向。內心深處對創新與挑戰的渴望,引領他走向充滿變數與機遇的學術道路。

“之後我就懵懵懂懂跑回來了”,2003年,王漢生回到了光華,燕歸回巢,在統計學研究領域深耕。

事實證明,王漢生的選擇是正確的。20年後,整個統計學科的變化尤爲顯著。他剛回國那幾年,其實沒有太多留學生想回來,因爲研究的條件和環境都不如海外。而過去的20年也正是中國統計學飛速發展的20年,能夠成爲這20年的一部分,王漢生覺得非常幸運。如今,看到國內的學術水平和成績都越來越好,非常開心。

三次研究賽道的轉換

談及自己的科研道路,王漢生謙虛地用“既來之則安之”形容自己。對王漢生而言,從事什麼職業、選擇什麼方向,他始終抱着開放的心態,坦然擁抱一切未知性。然而,一旦落地在某一個領域,王漢生便全力以赴地腳踏實地,並且不囿於舒適圈,不斷生髮新的靈感,向外探求科研的邊界。

博士期間,王漢生跟隨導師邵軍教授從事缺失數據研究,畢業後進入生物統計學諮詢公司,做製藥統計相關研究。回到北大後,王漢生轉而投入變量選擇與收縮估計領域深耕10年,並收穫累累碩果。這是他第一次轉換賽道。

原本王漢生可以按部就班地沿着模型領域研究下去,但他選擇主動跳出科研“舒適圈”,尋找到了新的興趣所在。恰逢微博等社交網絡平臺的熱潮,王漢生極富有前瞻性地轉向社交網絡數據分析,探究其與傳統統計數據分析的差異。這是他第二次轉換賽道。

王漢生在課堂上

王漢生第三次轉換賽道的契機是光華管理學院開設的商業分析專業碩士項目。他受委託負責項目創辦事宜,發現需要開設三門新的課程,其中“深度學習”課程“實在找不到老師”。王漢生心一橫,當即決定:“我來上!”那時的他對於深度學習所知甚少,“什麼都不會,從頭開始現學”。

新的巧思與靈感在授課過程中迸發,王漢生想起,統計學的深度學習到目前都相當於黑盒子,二者是否有結合的可能?賦予深度學習以統計學的智慧能否讓其更上一層樓?將深度學習和統計學結合起來,研究“機器學習的統計學理論”——這又是一個新的課題。“我覺得我大概這輩子只能再換這一次了”。

王漢生的每一步似乎都是誤打誤撞的,沒有精心的規劃,只有不斷的嘗試和探索。但正是這些經歷,讓他一步一步明晰自己的旨趣與追求,在統計學的浩瀚宇宙中摘得屬於自己的幾縷星光。研究不確定性的過程中,學會洞察數據背後的故事,尋找隱藏的規律。

或許,這就是統計學迷人的地方。

王漢生在課堂上

家長式的老師

王漢生和學生是一種“合作關係”,他把“有共同的目標”看作培養學生的標準。而這個目標,具體說來便是:希望學生成長爲一個更好的人。在每學期的第一節課上,王漢生會明確提出“課堂上不準玩手機”的要求,哪怕拿出來刷一下朋友圈也不行。如果做不到這一點,王漢生會勸學生退課。“我不認爲每個人都跟我有緣分,時機不成熟的、和我目標不一致的,我認爲我們沒法強求。”

以王漢生爲MBA開設的課程爲例,授課對象大多都已在社會上工作多年,他們在繁忙的工作生活裡抽出時間來上課,並且花了專門一筆學費,所以王漢生力爭課上每一分鐘都要對得起他們的付出。他和學生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把課上好、把知識學會。結課時,大家往往收穫頗豐。

王漢生與同學們互動

對研究生而言,王漢生則是一個有點“家長式”的老師,他會很細緻地幫每個同學儘快找到適合的方向和論文題目,也關注着每位博士生的學術情況。他還有自己獨特的提醒方式,便是在微信上單發一個問號。“他們都習慣了,看到我的問號就知道我在問科研進展,我希望每個人每天都有進展。對博士生來說,學術是他們自己心中最關注和着急的事情。學生如果沒有進展,這也是我比較焦慮的事情。”

“我最看重的學生的品質是人品要好。其次我喜歡性格開朗的學生,因爲現在這個社會已經夠辛苦了,大大咧咧的心態反而能夠扛得住各種批評和壓力。”

生活中的王漢生

一個名爲“狗熊會”微信公衆號

“我特別在意一件事情,那就是我希望統計學得有實際應用價值。”MBA班級同學們平日裡在各個行業工作,有着非常真實的業務問題和數據應用場景,也有成功的故事和困惑。王漢生看到了統計學在市場實際的重要作用,於是牽頭舉辦了分享沙龍。在沙龍中,王漢生每週請一位MBA的同學上臺主講,分享所在公司的基礎數據、進行的分析、成就和經驗等。臺下是一羣統計學相關的老師和同學,學習理解和數據分析相關的業務知識。

在沙龍分享中,最開始用郵箱傳遞消息,後來有了微信羣,需要給羣取一個名字。王漢生曾經想用“大數據討論班”。有同學表示,這個名字不夠有意思,也有大量相同的命名。王漢生就請他給取一個響亮的名字,該同學提議把羣名改爲“英雄會”,王漢生聽後笑着脫口而出:“誰批准你當英雄,當狗熊還差不多。”沒想到,這一無心的玩笑,成爲大家都喜歡的名字。回想“狗熊會”這一命名,他說:“我覺得狗熊這個名字也在提醒自己,在知識面前,我們都是一隻很傻很無知的狗熊,進無止境。”王漢生自己的微信頭像也是一隻漫畫狗熊,微信名爲“熊大”。正能量又可愛的狗熊形象,凝聚着這羣來自學院和市場的統計學人,以開放平實的心態分享知識、共享見解。

光華管理學院商業分析碩士合影

後來,“狗熊會”還創辦了微信公衆號,定位是:統計學第二課堂,尤其關注統計學跟中國產業的結合,逐漸積累,現在已經超過24萬粉絲訂閱。每年,“狗熊會”組織上百場線上學術報告,王漢生說:“‘狗熊會’的使命之一是儘量普及統計學知識,完成學術科普的工作。因爲社會對統計學這一學科誤會特別多,大家都認爲統計學是搞統計的。我經常說統計學不是研究統計的,而是研究不確定性的。”

從北大走出國門,再從國外回到北大,王漢生對燕園有着深厚的感念。在博雅塔、朗潤園一帶,綠草樹木、鳥雀呼晴、清秀亮麗。科研之餘,他喜歡繞着未名湖跑步,換上運動裝在燕園跑上10公里,半年中減了接近30斤。一旦做了就認真到底,這是王漢生“湊合”人生哲學的真諦。不抱怨,踏實幹,用最好的心態面臨路途上的挑戰。

來源:北京大學融媒體中心,原標題:燕歸來 | 王漢生:統計學教授的“湊合”人生哲學

王漢生,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商務統計與經濟計量系教授,博導,系主任。數據科學微信公衆號“狗熊會”創始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全國工業統計學教學研究會青年統計學家協會創始會長,美國數理統計協會(IMS)Fellow,美國統計學會(ASA)Fellow,國際統計協會(ISI)Elected Member。先後歷任10個國際學術期刊副主編(Associate Editor / Editor)。在理論研究方面,主要關注變量選擇、數據降維、高維數據分析,以及複雜網絡數據分析,致力於商務統計學的理論研究與產業實踐。在國內外各種專業雜誌上發表文章近200篇,合著有英文專著1本,合著中文教材4本。2014—2023連續10屆入選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數學類、經濟學類、統計學類),連續入選斯坦福全球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d's Top 2% Scientists)。

來源 |北京大學融媒體中心

編輯 |王蒙

排版 |李珅

審覈 |奐然

近期發佈:

塗雲東:飛往夢想的天空丨北大光華2024年開學典禮

2024光華新力量丨教師節特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