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 做好“土特產”文章賦能鄉村振興
本報訊(張明哲 記者王志強)近期,作爲通河縣兩大特色主導產業的通河大米進入銷售旺季、新鮮的大果榛子全面上市,爲促進鄉村全面振興邁出堅實步伐。近年來,該縣向挖掘鄉村多元價值要效益,打通通河大米和大果榛子兩大特色主導產業,延伸產業發展鏈條,壯大村集體經濟,拓寬羣衆增收致富渠道,讓“土特產”成爲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引擎。
今年秋收,經測算,通河生態稻產量再創新高,畝單產達到1170.3斤,同比增長1.4%。與往年不同,該縣大果榛子生產企業的銷售方式也都發生了質的飛躍,網紅團隊直播助力開拓市場效果顯著。
在“土”字上尋突破,謀出路。圍繞本土農林資源優勢,發展特色農產品種養殖。發揮支部帶頭、黨員大戶領辦作用,把發展以通河大米爲代表的綠色有機農業作爲本土特色支柱產業,創辦水稻聯合社34家,依託稻米產業種植優勢,完成100萬尾擴繁量小龍蝦越冬繁育基地建設。組織有種植經驗的優秀黨員帶頭示範開展大果榛子種植,經過多年的摸索、發展、創新,目前大果榛子種植面積達13.6萬畝。推動以刺五加、五味子、蒲公英等爲代表的北藥種植面積達8萬畝,建成全國面積最大的五味子基地。富林鎮三寶村堅持黨建引領綠色產業全面升級,引導農戶利用地理優勢持續發展綠色產業,率先引進大櫻桃果樹種植,建立1000平方米的櫻桃基地,種植規模1300餘棵,畝產達到4000斤,村集體增益可達40餘萬元。深挖鄉土味道的情懷價值,結合哈爾濱人才丁香周活動,在現場發送榛子、五味子飲料、辣椒醬等伴手禮,發揮“土特產”鄉情引才名片作用。
在“特”字上求不同,延鏈條。通河縣錨定因地制宜打造獨有競爭優勢的目標,推動實現“人有我優”。該縣有效發揮產業招商專班作用,引進彩橋米業、倍豐集團、十月稻田等企業,持續推動水稻種植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實現龍頭企業帶動稻米產業鏈延伸,實現2023年通河大米品牌位列全國區域品牌榜大米類第4位,品牌價值達125.25億元,通河大米產品進駐沃爾瑪、山姆店等實力商超,年產優質水稻86萬噸。搭建“黨建+科技”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通過在全省率先成立寒地小龍蝦產業協會,共享技術資源,帶動蝦稻、魚稻、蟹稻養殖增產,綠色有機水稻認證面積超百萬畝。祥順鎮新鄉村黨支部確定了“支部帶動 產業調整 振興鄉村”的發展工作思路,積極尋求哈市農科院、哈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的技術支持,成功在稻田養殖龍江本土蝦苗,輻射帶動村民發展蝦稻共生種養模式,成功舉辦“通河縣龍蝦產業現場會”,進一步提升“新鄉稻田小龍蝦”的知名度、美譽度。
在“產”字上下功夫,帶致富。通河縣依託品牌化發展優勢,擴產量增效益,通過黨建聯建模式,大力發展訂單農業,牽頭聯繫“彩橋米業”等9戶米企與合作社、農戶簽訂水稻訂單55萬畝。全國寒地小龍蝦繁育在該縣率先試養成功,示範帶動產業發展提質增效,2024年全縣小龍蝦產業發展規模達到2600畝,帶動農民畝均增收300元以上。該縣藉助直播熱,着力開展電商助農,藉助“辛選集團”及通河籍網紅主播的強大直播影響力,拓寬通河農林產品銷售渠道。近兩年來,累計爲通河銷售蒲公英茶、辣椒醬、鮮食玉米、大米、蜂蜜、木耳等特色產品近億元,助力通河優質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