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提示風險、重點監控,QDII投資熱情依然高漲

繼前兩日高溢價後,7月3日,納指科技ETF因高溢價風險,再度停牌一小時,也未能“冷卻”市場熱情。截至收盤,該產品全天成交額達21.1億元,收盤雖下跌1.41%,但IOPV溢折率仍高達15.05%,在QDII產品中居首。

同一天,發出溢價風險提示的,還有華夏野村日經225ETF、博時標普500ETF等7只產品。截至收盤,這些產品IOPV溢折率大多超過5%的情況。業內人士認爲,海外投資持續受到市場關注,原因在於明顯的賺錢效應。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日,近七成QDII產品今年以來斬獲正收益,44只年內回報超過20%,其中納指科技ETF以34.24%的年內回報,在公募基金市場中排名首位。伴隨市場熱度而來的是,是QDII基金超過580份溢價風險提示。

有基金投研人士認爲,高溢價意味着產品二級市場價格已經大幅偏離實際淨值,一旦高溢價回落,投資人將面臨極大風險,建議不要盲目追入高溢價產品,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存在市場炒作現象

7月3日,景順長城納斯達克科技市值加權ETF(場內簡稱:納指科技ETF;交易代碼:159509)公告稱,該基金的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明顯高於基金份額參考淨值,出現較大幅度溢價,爲保護投資者,該基金於當日開市起至10:30停牌。

截至收盤,該產品當日下跌1.41%,IOPV溢折率爲15.05%,在同類產品中居首;當日成交額爲21.14億元,較二季度的日均成交額實現翻倍;全天換手率爲20.63%,比二季度的11.3%的日均換手率增加了9.33個百分點。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歷史數據發現,這是景順長城納斯達克科技市值加權ETF今年以來第83次提示溢價風險。截至7月3日,該產品的IOPV溢折率已經連續10日維持在15%以上,1日甚至超過20%。

這並不是唯一的例子。7月1日至3日,興業證券、誠通證券、華林證券、廣發證券、開源證券等十餘家券商,也陸續發佈了類似風險提示。如廣發證券公告稱,近日,“納指科技ETF”基金溢價率較高,大幅偏離基金淨值,存在市場炒作現象。

綜合上述公告內容,深交所將對該基金重點監控,對頻繁大量參與該基金交易、存在異常交易行爲的投資者從嚴監管,並視情況從重採取列爲重點監控賬戶、暫停投資者賬戶交易、限制投資者賬戶交易、認定爲不合格投資者等自律管理措施。

東興證券還在公告中提示了監控時間,重點監控從7月1日開始,結束日期不少於10個交易日。此外,還有部分投資者稱,已經收到來自證券公司風險提示短信,稱納指科技ETF被列爲重點監控證券,交易所將對該證券的異常交易行爲進行從嚴認定。

從基金申購情況來看,接連“勸退”的舉動,並未澆滅投資者的熱情。5月31日以來,景順長城納斯達克科技市值加權ETF的基金份額每天增加600萬份。截至7月3日,該產品的最新基金份額爲60.86億份,年內增加了2倍以上,並持續創下新高。

爲何如此“瘋狂”

納指科技ETF爲何受到如此關注?“今年確實收穫頗豐。”一位持有該產品的投資者說。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日,景順長城納斯達克科技市值加權ETF年初至今的累計回報爲34.24%,在公募基金市場中排名首位。

“納斯達克指數並不是今年纔開始表現出色的。”景順長城ETF與創新投資部基金經理張曉南對第一財經說,2022年底,OpenAI旗下ChatGPT出圈後,當前全球正在醞釀新一輪的科技革命,主題就是生成式AI大模型。本輪AI浪潮中最受益的一系列公司如英偉達、微軟、谷歌等均在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上市。

“受到這些科技公司在AI浪潮中預期與基本面共振的影響,股價也屢創新高,持續性地帶動了納斯達克指數的上漲。”張曉南認爲,近兩年美國市場的上漲主要是由科技龍頭公司帶動的,但聚焦科技龍頭意味着更爲集中地持倉相應的風險和波動也更大,投資者要結合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出發匹配適合自己的產品。

據基金一季報數據,景順長城納斯達克科技市值加權ETF的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爲英偉達、微軟、蘋果、臉書、谷歌-A、博通、谷歌-C、超威半導體、奧多比、高通。截至7月2日,上述個股今年以來平均上漲超過39%,英偉達年內漲幅達147.74%。

那麼,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上漲後,納斯達克指數是否還有上漲空間?“鑑於本輪美股上漲主要是由AI引發的,那麼市場的後續發展仍然需要結合AI發展的階段來看。”張曉南說,從AI產業鏈來看,當前更多的利潤及擴張集中在算力基礎設施及大模型訓練方面,英偉達、OpenAI等已經吃到了第一波紅利。

張曉南進一步分析稱,後續產業鏈下游的模型推理、應用或將成爲新的利潤增長點,長期看,也將爲有較深厚技術積累的科技龍頭公司帶來新的市場空間。同時,他也提醒道,“新興產業的發展很難一帆風順,AI的發展也難免遇到波折,由此帶來相關公司股價的波動, 投資者也需要對波動風險有所準備。”

“漲聲”下高溢價頻現

納指科技ETF這樣的情況並非個例。7月3日,華夏野村日經225ETF、博時標普500ETF、博時納斯達克100ETF、華夏納斯達克100ETF、國泰標普500ETF、華夏標普500ETF、易方達原油A人民幣等7只產品也同樣發佈了關於溢價風險提示。

截至當日收盤,IOPV溢折率超過3%的QDII產品有20只。除了易方達原油A人民幣外,上述7只產品的IOPV溢折率均超過5%,如華夏野村日經225ETF、博時標普500ETF的IOPV溢折率分別爲7.79%、7.77%。

跨境ETF出現溢價,主要源於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有兩套不同的價格機制。一個是二級市場場內交易的即時交易價格(即現價),另一個是基金份額參考淨值(即IOPV)。而一二級市場之間的價差,即被稱爲折溢價。

“ETF可以同時在兩個市場進行交易,當市場對ETF持樂觀看法、買入意願較強時,產生一定的溢價率,此時對應的投資策略爲溢價套利策略,即一級市場申購ETF,二級市場賣出。”華南一位基金市場部人士與記者交流時說,QDII額度有限是高溢價的重要原因。

事實上,海外投資持續受到市場關注,背後正是基於明顯的賺錢效應。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日,在已有數據的618只QDII產品中,有超過68%的產品實現年內正收益。其中,有44只QDII基金今年以來的回報超過20%。

“收益是決定資本流向的指揮棒。QDII產品普遍業績比較好,能夠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投資者自然對此類產品有需求。”前述基金市場部人士說。

隨之而來的,是這些主投境外市場的跨境基金頻頻發佈的溢價風險提示。據第一財經初步統計,截至7月3日,今年以來,共有48只(不同份額分開計算,下同)QDII產品,累計共發佈了586份基金溢價風險提示。

除了納指科技ETF,華夏野村日經225ETF、易方達原油A人民幣年內也分別有65次、62次相關公告;易方達標普信息科技A人民幣、工銀大和日經225ETF也同樣有超過30次的提示。10次以上的則有工銀印度市場美元、易方達MSCI美國50ETF、嘉實原油等16只產品。

在前述基金市場部人士看來,QDII基金,適合作爲國內投資者投資組合的有益補充,但背後也隱含着各種各樣的風險,如市場短期波動風險、匯率風險、政策和法規風險等,建議投資者還需仔細辨別並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作出選擇,不可僅僅因爲短期產品的高收益而衝動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