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非遺講故事丨清明時節話清明

(原標題:聽非遺講故事丨清明時節話清明)

萬物生長,氣清景明,又是一年清明時。一大早,山西省介休市民杜國華一家四口出發去掃墓,他們帶着一種形似燕子的白麪饃饃。這是清明節前兩天蒸制的,除了作祭品、自家吃,杜國華還用柳條將飛燕饃串起來,掛在門楣上,“這叫‘子推燕’”。

杜國華家制作的“子推燕”。

“‘子推燕’是我們過清明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柳與‘留’諧音,燕在我們方言中讀作‘念’,用來緬懷春秋時期晉國賢人介子推。”杜國華說,當地常將清明節和前一兩天的寒食節一起過。“介休寒食清明習俗”在2011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相傳介子推追隨晉文公流亡十九年,在晉文公繼位後不求功名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燒山逼其出仕,怎奈介子推堅執不出,葬身火海。爲悼念介子推,人們在他的忌日禁火寒食,後相沿成俗,形成“寒食節”。如今,對介子推的懷念之情依然在山西代代相傳。

位於山西省介休市綿山上的介子推與母親的雕像。

“介子推的故事流傳了兩千餘年,緬懷他的習俗帶有深深的文化韻味和家國情懷,爲寒食節增添了厚重的人文底蘊。”民俗學專家、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組組長曹保明說。

也有民俗專家認爲,寒食節源於古人的改火習俗。古人取火不易,寒食之際將舊火種熄滅,清明之日再換取新火,寓意萬象更新。改火期間,人們只能吃寒食,故得名“寒食節”。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時間上與寒食節、上巳節相近。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有水邊宴飲、郊外遊春等習俗。有民俗專家說,清明從寒食節繼承了祭掃的內涵,又從上巳節中接收了遊春的內容,才逐漸演變成爲今天的清明節。

“寒食花開千樹雪,清明日出萬家煙”“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清明寒食不多時。香紅漸漸稀”……唐宋時期,詩人、詞人常將兩者並提。寒食節掃墓的習俗在唐代得到官方認可,由於寒食與清明在時間上相連,節俗慢慢融合。

隨着時間推移,禁火習俗日漸消失,清明節地位逐步上升。作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清明節返本追宗、慎終追遠的內涵愈加深入人心。

“清明節是自然與人文結合的一個複合型節日,思念是這個節日產生的最重要原因。”曹保明說,清明時節大自然吐故納新,人們自然會想到逝去與新生、緬懷與傳承,這是對生命的感悟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