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脫傳統雕刻!職人父子寫實技法詮釋生命最美樣態 10作品一次展出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於藝師館呈現在地木職人故事,今起「世代傳薪-陳柏融父子木雕工藝展」開幕。(木博館提供/蔡明亙桃園傳真)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世代傳薪-陳柏融父子木雕工藝展」今起開幕。(木博館提供/蔡明亙桃園傳真)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於「藝師館」呈現大溪在地木職人故事,今起「世代傳薪-陳柏融父子木雕工藝展」開幕。陳家父子跳脫傳統大溪傢俱、神桌的雕刻裝飾,從鑿花技法中的透雕切入,讓雕刻本身即是獨特藝術作品,以精湛寫實雕刻技法,詮釋刻畫自然界生命最美樣態,展現的創作能量成就細緻雕刻工藝,值得細細品味。
木博館表示,藝師陳柏融從小就展露工藝天分,中學時期開始學習傳統木雕,後因市場消費型態、民衆生活起居習慣改變影響,轉向藝術創作,作品屢於國內各項比賽獲佳績,且受邀於總統府、公務機關或不同民間單位展出,並獲臺灣工藝之家殊榮。這次特展「生命系列」作品刻畫自然意象理念,其中「三代同堂」及「全家福」,更是陳柏融師法自然的經典代表作之一,工藝精湛值得觀賞。
第二代藝師陳泓儒、陳宥升都在17歲時,追隨父親投入木雕創作,在父親要求下,完整習藝3年4個月後,秉持一藝致精的職人精神,至今創作10多年不曾懈怠。這次展覽,長子陳泓儒的作品「豐收」是觀察南瓜生長,歷經風雨日曬最終結成累累果實,次子陳宥升的「升」系列爲觀察棄置的絲瓜綻出新芽,驚歎其強韌生命力而觸動創作靈感,創作主題皆流露對萬物時序與自然界的生命意象之關懷,又不失年輕一代的思維。兄弟倆和大溪年輕一代木藝師組成共學團體,在團體中彼此交流創作經驗,盼以團體力量促進大溪木產業在當代轉型與再生可能性。
木博館表示,這次展出作品逾10件,其中包含兄弟倆利用木餘料創作的文創商品及生活小器物,另有父子3人協力創作的「花堵」及「龍榜」,是陳柏融傳承倆兄弟傳統鑿花技藝,每一刀一鑿更是父子情深的期許。展期至明年年中,另將於7月19、23日辦理2場推廣活動,由陳泓儒進行作品導覽,及帶來木香料手作體驗活動,帶領觀衆以五感體驗認識木料及餘料再利用,歡迎民衆一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