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易累又泡泡尿 醫示警:腎臟也怕冷

醫師指冬天讓雙腳泡泡熱水,有助促進血液循環,保護腎臟與穩血壓。(示意圖,中時資料照片)

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分享有位70多歲慢性腎衰竭第3期婦人,天冷後總覺得疲累,小便都是泡泡,就醫發現腎功能大幅衰退,他研判有可能是與腎臟怕冷有關,在低溫中,人的腎臟腎絲球容易收縮,影響過濾功能,經指導婦人多用熱水泡腳,婦人腎功能就慢慢變好了,日本研究還顯示熱水泡腳有助穩血壓。

洪永祥上「健康好生活」節目中指出,人是恆溫的動物,大概是在攝氏36.5上下0.5度這個範圍,身體組織功能會處於最佳狀態,如果超過或低於此範圍,就會有許多不適症狀產生。

洪永祥說,上述70多歲婦人,有着高血壓與慢性腎衰竭第3期病史,腎臟功能介於30分到60分之間,原本控制得還可以,但天氣變冷後,她發現自己變得很容易累,泡泡尿嚴重,小便都是泡泡,被女兒帶來就醫。

洪永祥說,經安排檢查,婦人腎功能掉了20分,她很緊張,很怕會洗腎,婦人的女兒也稱婦人作息正常、規律吃藥,爲什麼腎臟功能會掉?腎臟是不是很怕冷?他回答,「是的,腎臟真的很怕冷。」

洪永祥說,腎功能其實指的其實是腎絲球過濾率,我們知道腎絲球就是一顆一顆的微血管球,冬天時候,微血管是會收縮的,一收縮的話,腎絲球的球內壓整個上升,這可能造成腎功能下降、蛋白尿惡化,還有腎絲球硬化速度,也可能整個加快。

洪永祥表示,冬天要怎麼保護腎臟?第一個可以穿暖和,第二個很重要,就是重點部位保暖,首先可熱敷腎臟?腎臟位置在後腰兩側、最後一根肋骨處,這個地方可以熱敷。

洪永祥表示,第二個重點部位保暖就是腳,天氣冷的時候,我們身體的水分容易累積下半身,下半身循環就會不好,因此,他教上述婦人要多泡腳,讓雙腳多泡泡熱水,血管就會擴張了,血液循環一好,腎絲球循環就變好,過濾效果就會跟着變好,也能改善泡泡尿。

洪永祥表示,他都會叫腎衰竭病人用熱水泡腳或泡澡,但不要泡太燙,在攝氏)38度到42度最適合,日本有研究發現泡熱水澡,還有助於穩定血壓。

洪永祥在臉書粉專也指出,熱水泡腳或泡澡,可使血管擴張,爲散熱需要進一步需要排汗,改善血液循環,並將更好的氧氣營養物質輸送到身體,會增加腎絲球過濾率,排汗則會增加部分水溶性尿毒素與重金屬由皮膚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