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外鬼才升大學...特殊選才生成績「雙峰化」 學界籲校方協助輔導

大學統計發現,特殊選才大一生學期平均成績高分羣、低分羣佔比均較其他管道高。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立大學統計各招生管道學生入學後成績表現,除了現行三大招生管道外,近年「特殊選才」招生名額亦愈來愈多。但大學統計也發現,特殊選才大一生學期平均成績高分羣、低分羣佔比均較其他管道高。學界指出,特殊選才生不少是體制外養成、專精特定領域的「鬼才」,但其他學科知識不一定強,學校需想辦法輔導,讓學生撐過陣痛期。

爲協助不同樣態、教育資歷的學生進入理想學系,近年除申請入學等三大招生管道外,特殊選才名額亦逐年增加。教育部統計,113學年共五58校、596個科系參與特殊選才,提供1526個招生名額屬近年來次高。

但陽明交大統計也發現,校內111學年入學特殊選才大一生,學期平均成績90至100分高分羣佔比高於其他招生管道;但不及格的低分羣佔比也較其他管道高。

升學輔導平臺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表示,特殊選才生不少是體制外養成的鬼才,專精於某一特定領域,但到了大學一時間較難適應,或是部分必修基礎學科掌握度欠佳。

魏佳卉表示,如同當年不少技職國手也難以適應學院體制,通常特殊選才生的陣痛期就在大一階段,因此不少學校還需花時間幫學生輔導、通過門檻。

臺大學務長朱士維以任教的物理系爲例,特殊選才生都有強烈的動機、有特別想鑽研的領域,但可能因此不會太顧慮到成績。就曾碰過繫上學生特別偏愛天文領域,「他就是想做天文研究,但說實在,就不會每一科都顧得很好。」

朱世維也坦言,「我不是太在乎學生的成績。」成績很多時候只要過得去即可,重點是學生是否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只要願意專心做某一件事,大學都歡迎學生髮揮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