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提質建設智慧口岸

口岸作爲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是推動人員、資源要素跨境順暢流動和高效配置的通道樞紐。今年9月份,海關總署、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等9部門聯合發佈《關於智慧口岸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要加快口岸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推進智慧口岸建設,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和高質量發展。

推進智慧口岸建設,能顯著提升口岸通關效率,壓縮通關時間,降低企業通關環節合規成本,推動跨區域信息資源共享和產業鏈銜接,更好聯通“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近年來,各地從實際出發,加大智慧口岸建設力度,取得了顯著成效。比如,內蒙古發揮沿邊優勢推動智慧口岸建設,部分口岸通過探索推動AGV無人駕駛通關模式,不僅降低了企業成本,還實現了口岸現場無人化作業。

當前,國家啓動實施智慧口岸建設試點,不少口岸被納入試點。對國內諸多口岸而言,應進一步學習試點口岸的經驗,加快口岸智慧化轉型升級,推動高效便利通關,促進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針對不同口岸類型的不同情況,要有針對性地補短板、強弱項。比如,普通口岸要補齊基礎設施、設備短板,加快口岸信息化建設,有效提升口岸通行能力;重點口岸要在大宗商品通關、查驗等設施設備智能化水平上進行提升。同時,加快推進運行管理數字化、綜合服務便利化;樞紐口岸要加快智慧口岸建設步伐,儘早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智慧口岸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要從硬件上智能升級,還要從內部管理、服務流程等軟件上實現變革。比如,不斷深化口岸領域“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推動企業常辦事項向移動端延伸,實現更多服務事項掌上辦、隨時辦。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一站式服務功能建設,推動“單一窗口”功能向口岸物流、金融等服務環節拓展,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提升一站式服務水平。

口岸興,則外貿興。推進口岸智慧化轉型升級,不僅要立足國內口岸,還應推動毗鄰國家同步升級邊境口岸基礎設施和智能化設施設備。同時,加強與全球主要口岸合作,探索推進數字化提(運)單互聯互認、無紙化放貨、跨境物流全程可視可溯等合作方式。通過智慧口岸建設升級,形成智慧互聯、協同聯動、高效運行的良好生態,進一步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吳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