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企圖分裂中俄夥伴關係?專家:沒戲

曾揚言要讓中俄分裂的特朗普及其“和俄抗中”團隊即將執政,會否真的成功離間中俄戰略伙伴關係?有研究中俄美三角關係的專家給出否定的答案。

中評社報道,卡內基俄羅斯與歐亞中心主任陳寒士(Alexander Gabuev)日前在美國外交期刊《外交事務》網站發表專文--“特朗普能分裂中俄嗎?北京和莫斯科的夥伴關係爲何難以破裂”,提出了上述斷言。

特朗普今年10月接受政治評論員塔克·卡爾森採訪時誇口道:“你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就是俄羅斯和中國聯合起來。我必須讓他們分裂,我想我能做到。”這位當選美國總統多次宣稱,他將“在24小時內”停止烏克蘭戰爭,而且他對中國的立場將比拜登強硬得多。

陳寒士指出,特朗普從未明確闡述過他“拆散”這兩個國家的計劃,根據他的過往記錄,他可能只是憑空想象。不過,早期跡象表明,新一屆美國政府可能會試圖通過緩解甚至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來破壞中俄夥伴關係,以向中方施壓——這與基辛格50多年前策劃的“聯中抗蘇”正好相反,當時美國利用中蘇分裂來尋求對華緩和關係。

“和俄抗中”的想法似乎受到特朗普陣營中許多人的歡迎,包括那些被提名進入其國家安全團隊的人。例如,被特朗普任命爲國家安全顧問的國會議員沃爾茲 (Michael Waltz) 在《經濟學人》上主張美國儘快幫助結束烏克蘭戰爭,然後將資源轉移,專注於對付中國。

儘管最近拜登政府加大了向烏克蘭輸送武器的力度,並允許烏克蘭使用受援導彈攻擊俄境內目標,普京下令向烏克蘭目標發射不帶核彈頭的中程導彈以顯示核威懾能力,局勢變得更加緊張,但是陳寒士認爲,克里姆林宮的首要任務是安全度過這段時期,避免在特朗普入主白宮之前與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發生重大沖突。普京希望,如果莫斯科打好牌,特朗普當選總統將導致西方對基輔的支持大幅減少——即使烏克蘭沒有正式結束敵對狀態。

相比較之下,陳寒士認爲,北京比較不擔心拜登政府在離任前嚴重擾亂中美關係,因爲最近的利馬峰會已經就此達成共識。然而對於即將上任的特朗普團隊,北京有理由感到關切——既有其強硬的競選言論,也有特朗普提名的“鷹派”人物出任關鍵職位。

不過,陳寒士強調,在特朗普2.0將帶來的所有不確定性中,莫斯科和北京最不擔心的就是華盛頓是否有能力策劃中俄之間的真正分裂,儘管特朗普在競選過程中承諾要這樣做。所謂的“反向基辛格”並不存在。

陳寒士分析,首先,特朗普能否就烏克蘭問題促成一項令普京滿意的協議還有待觀察。如果克里姆林宮的核心關切得不到解決,莫斯科很可能會繼續戰鬥。美方以犧牲北京爲代價,改善對俄關係的整個計劃存在不確定性。

其次,即使各方就烏克蘭問題達成協議,特朗普放鬆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俄羅斯經濟的陰雲也不會立即消散。爲莫斯科提供額外的現金流需要歐洲的支持,但這絕非板上釘釘的事,因爲許多國家仍對俄羅斯持懷疑態度,不想回到戰前的經濟依賴時代。

第三,俄羅斯在經濟上非常依賴中國。過去兩年,俄羅斯40%的進口來自中國,30% 的出口銷往中國。這種依賴正在加深,想改變不可能一蹴而就。扭轉這種依賴,需要美國和歐洲共同努力,增加與俄羅斯的雙邊貿易,但在特朗普執政下,這很難實現。

最後,莫斯科和北京都知道,這將是特朗普的最後一個任期,而他之後的總統很可能會推翻共和黨總統任期內達成的任何協議。中俄兩國對美國的共同不信任,以及他們希望在新興多極秩序中變得更加強大的願望,很可能爲中俄夥伴關係的穩定和發展提供足夠強大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