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 景福宮燭臺全臺最大 列指定古物
桃園市大廟景福宮塵封多年的人物託寶造型木製燭臺,尺寸全臺最大,近日通過文資審議列爲桃園市「有形文化資產」。(蔡依珍攝)
桃園市大廟景福宮2020年整理儲藏室時驚見1對木質燭臺仙,歷經多年調查研究,發現人物託寶造型燭臺極爲罕見,全臺僅7處8對,且景福宮這對尺寸最大,具工藝技術水準和古典彩繪歷史脈絡,近日通過文資審議,和3處清代匾額同列爲桃園市「有形文化資產」。
桃園大廟景福宮主委簡徵潭上任後重整大廟、積極盤點古物,4年前在塵封已久的倉庫角落,尋獲重近10公斤、高約72公分,古時放置蠟燭的憨番造型木製「燭臺仙」,根據3位木匠整修師研判源自清代,難得一見,急報文化局展開調查研究。
古物審議委員認爲,人物託寶造形燭臺極具特點且傳世甚少,目前僅可見於鹿港天后宮、新莊慈祐宮、新莊福德祠、鹽水護庇宮等共7處8對,桃園景福宮這對尺寸最大,人物託海螺木燭臺具一定工藝技術水準和古典彩繪歷史脈絡,反映出清領時期臺灣寺廟中的藝術交流。連同嘉慶年間清代官員題贈的「赫聲濯靈、明赫感應、保我黎民」3個匾額,共4案5件文物一併指定爲古物。
簡徵潭指出,新莊慈祐宮及鹿港天后宮的燭臺仙造型像是媽祖遶境時的報馬仔,以及景福宮憨番造型都極爲罕見,見證以前的「苦力」,目前5件古物都妥善保存安置於正殿,歡迎市民參拜時也能飽覽古蹟與古物之美。
簡徵潭強調,桃園大廟景福宮見證近300年桃園發展歷史,是所有市民共同的信仰中心及歷史瑰寶,古文物正式列爲有形文化資產是對廟方的肯定,將朝再創無形文化資產的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