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獎首度設展 秀醫療實力
唐獎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表示,2012年成立以來,「唐獎講座」曾受邀於「實驗生物學國際組織」、「世界基礎與臨牀藥理學大會」、「亞太國際藥理學會議」、「國際細胞生物學大會」等多個生醫領域的代表性國際會議組織中舉辦,今年也首度於2024亞洲生技大展中參展。
張鋒說,許多強大的分子生物學工具都源自於自然界且通常來自微生物,因其擅長透過各種系統來進化,如CRISPR/Cas9。近年有興趣透過生物資訊、生物化學和分子研究探索自然多樣性,期望能進一步理解生物體如何感知和應對環境的基本方式,最終希望能運用這些系統來改善人類健康。
張鋒說,基因藥物的開發重點爲載體(vehicle)和酬載(payload),現有的治療技術仍有侷限,標靶多隻能爲眼部、肝臟及血液細胞等。他重點分享兩個研究主題的成功進展,一個是可以用來裝載RNA的精細系統:人類外殼形成蛋白質(human capsid-forming proteins),另一個則是能抵達動物腦部細胞的原核生物注射系統(prokaryotic injection systems),未來應用潛力均十分看好。
2016年,華裔美籍的張鋒與法國的伊曼紐.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美國的珍妮佛.道納(Jennifer A. Doudna)共同獲頒唐獎生技醫藥獎,以表彰其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上的貢獻,將大幅改革生醫研究與疾病治療的策略,極具潛力治療人類各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