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布農,菜園,生活,智慧,布農,裡山,特展
▲花蓮分署與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合作與花蓮卓溪鄉布農族人攜手成立「布農豆豆班」。(圖/花蓮分署提供,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2018年起,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與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合作,陪伴花蓮卓溪鄉卓清村布農族人,陸續盤點記錄30餘種古老豆類與穀物品種,並與部落攜手成立「布農豆豆班」,透過食農活動與接待遊程,保全活化布農在地傳統智慧,振興部落經濟。9月7日至18日特別以「布農豆豆班」女性長輩的家庭菜園(「Pisanglavan」,彼桑拉返)爲主題,於林業保育署保育小站舉辦爲期2周的特展。
▲盤點記錄30餘種古老豆類與穀物品種。
林業保育署表示,「走進彼桑拉返-布農裡山」特展,呈現部落傳統家庭菜園中,長輩長時間與自然環境互動所累積的豐富傳統智慧,包括運用世代流傳的二十多種豆類來固氮修復土地、在菜園裡砌石搭棚架形成生物微棲地,又或是配合時節和土壤讓作物輪作、混作、保存衆多作物品種與品系,展現臺灣生物與文化多樣性的特有風景。
布農豆的覆育與保存有重要的物種多樣性及遺傳多樣性保育意義。這些古老豆類品系因爲長期被種植在卓溪,已經適應當地的氣候和土壤,具有高度的在地代表性,尤其全球正面臨極端氣候,這些作物種子特別適應當地環境及氣候,除了展現原民代代相傳的傳統智慧外,也具有應對氣候變遷的強大潛能。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分署長黃羣策表示,要保護淺山地區的生態,需奠基於當地的文化和生活脈絡,若傳統文化消失,在地永續智慧無法繼續傳承,生態環境也將難以維護,這也是近年花蓮分署致力保存原民傳統知識體系的重要原因。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蘇慕容執行長表示,在花蓮分署支持下,基金會在這幾年陪伴豆豆班族人,展開了「接傳人」計劃,希望能傳承、保全與活化布農文化與傳統生態智慧。過程中很高興看到部落年輕人,開始主動進入田園跟自己的長輩學習,也很高興年輕人將老一輩的智慧經驗,轉成經濟上務實運用的生活技能,如開發獨特的茶點,或在自己的田區融入部落長者照護農作的傳統智慧。
▲以「布農豆豆班」女性長輩的家庭菜園爲主題,於林業保育署保育小站舉辦爲期2周的特展。
實際投入參與的南安部落賴金德頭目看見近來在地生態的變化也有感而發:「這幾年,看到部落越來越多人在種豆豆,甚至種回以前的Batal(稷)跟Salaz(龍爪稷)。水田的田埂邊,也有高高的紅藜、豆豆出現,很熱鬧!」
特別的是,本次展覽與卓溪的布農族人共同創作,透過拼布方式,呈現在地森林、聚落、耕地彼此鑲嵌的裡山地景,並展出部落長者家庭菜園裡的寶物,將卓溪土壤、地景元素、傳統作物和生態,盡皆濃縮其中。隨着展區動線行進,豐富的布農豆類與保種故事、穿梭在菜園與森林間的動物、昔日山坡上與自然環境依存的農耕智慧如何轉化到現在平地的菜園,皆一一鋪展呈現。民衆更可在體驗區坐下來剝豆子,一同種下自己的布農豆。
「走進彼桑拉返-布農裡山」特展在臺北結束後,還將於11月移展回到花蓮卓溪的部落,搭配走讀遊程,帶領大家透過三條不同主題路線,走進三個部落地景現場,觀察玉山山腳下開拓出的裡山地景、品嚐在地布農豆風味、探索彼桑拉返里的動物蹤跡,在大地裡共學。歡迎民衆至展覽現場或上粉絲專頁報名走讀遊程,一同進入彼桑拉返的布農奇幻世界。
「走進彼桑拉返-布農裡山」特展資訊展期:113年9月7日(六)至9月18日(三)時間:每日9:00-12:00,13:30-16:30(週一休館)地點:保育小站(臺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二段203巷22、24號)Facebook粉絲專頁:「走進彼桑拉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