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遊戲業斷層 只剩明星三缺一

大陸首款3A遊戲《黑神話:悟空》8月20日正式上線,吸引不少遊戲玩家體驗。(新華社)

2010 Taipei Game Show展前記者會,Show girl試玩「明星三缺一」麻將遊戲。(本報資料照片)

大陸《黑神話:悟空》上市爆紅,臺灣遊戲產業卻面臨斷層危機,凸顯此消彼長的兩樣情,而近8年沒有一家線上遊戲公司在臺股掛牌,不僅「錢」景黯淡,整個產業更因缺政策、缺人才、缺文化的「3缺」,只能朝博弈遊戲發展。如果真要問民衆對臺灣線上遊戲的印象,恐怕只剩「明星三缺一、等你來加一」這入腦的廣告詞了。

臺灣遊戲產業曾有風光時刻,大宇資訊在90年代《軒轅劍》、《仙劍奇俠傳》2款遊戲,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更是6、7年級生的回憶,這熱潮更蔓延至資本市場,臺灣遊戲公司在2000年開始密集掛牌,2008年達到顛峰,但2016年在弘煜科技及隆中網絡2家研發公司掛牌上櫃後,就此無以爲繼。

資本市場是最現實的地方,這8年不是沒有公司想要登臺股,在興櫃掛牌的方舟及碩辣椒2家公司,先後撤銷興櫃,另1家好玩家改名美賣科技後轉行電商。更諷刺的是,大宇資訊更在今年5月決議出售《仙劍奇俠傳》及《軒轅劍》智慧財產權,令人不勝唏噓。

面對外界「賣祖產」質疑,大宇董事長凃俊光坦言,大宇近6年花費8.5億元研發遊戲,被市場認同的只有預算2500萬元的《女鬼橋1》與4200萬元的《女鬼橋2》,其他資源都投入在老IP重建,無奈玩家並不埋單,集團才選擇改變,達到再活化、去創新的結果。

遊戲業者指出,先不提資本、市場規模這些兩岸先天差異,臺灣遊戲產業面臨「3缺」,也就是缺政策、缺人才跟缺文化。當臺灣產業政策太過傾向半導體,政府雖天天在講要充實軟實力,卻看不到政策配套,遊戲業沒有明確政策扶植,更無法與全球競爭。

其次是「缺人才」,業者坦言,這與臺灣社會價值觀有關,「有臺積電能去,卻沒人想來做遊戲,還會被說不務正業」,與電競產業頗有相似之處,雖然AI快速發展,可取代部分美術人才,但還是需要企畫及腳本人才。

最後也是最尷尬的是「缺文化」,從《仙劍》、《三國志》系列到《黑悟空》,都有一定程度的中華文化元素,但民進黨去中,千禧世代別說不知《西遊記》,連三國曆史很多還是從陸劇、甚至是日本遊戲裡認識的,長期欠缺文化底蘊,更別提要複製《黑悟空》。

長期3缺的結果,業者坦言,臺灣唯一推得動的就是博弈遊戲,最爲人熟知的就是《明星三缺一》或《星城Online》,這類很單純的遊戲既不需要豐富的文化底蘊,也沒有文化隔閡,而且還能穩定獲利,「總比花大錢開發遊戲還虧錢好吧!」當然成爲發展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