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腦庫成立 研究人員徒手切塊、24小時內急凍
臺灣大學歷經六年,今天終於成立臺灣自己的第一個腦庫「臺灣腦庫」,幕後最大推手爲臺灣腦庫協會理事長、臺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謝鬆蒼(右)與臺大醫學院解剖暨細胞生物學科暨研究所教授、社團法人臺灣腦庫協會監事李立仁。鄭鬱蓁攝
臺大醫學院解剖暨細胞生物學科暨研究所教授表示,爲了搶快,取腦後,研究人員必須徒手切腦,切分成24~28片,圖爲切腦用的刀具。(鄭鬱蓁攝)
臺大醫學院解剖暨細胞生物學科暨研究所教授表示,爲了搶快,取腦後,研究人員必須徒手切腦,切分成24~28片。(鄭鬱蓁攝)
臺灣大學今天成立國內第一個臺灣專屬的「腦庫」,目前共有3個零下80度C的冷凍庫,可儲存最多150個腦,臺大坦言,現在纔是最大挑戰,除了小腦萎縮、漸凍人等捐贈者外,更盼有健康捐贈者,以作爲「對照組」,此外,只要開始有捐贈者,就要力拼要在24小時內,將捐贈的「腦」,分成不同區,徒手切成24塊後,立刻送進冰箱急凍!
臺大醫學院解剖暨細胞生物學科暨研究所、社團法人臺灣腦庫協會監事李立仁,今天親自帶記者走進今天揭牌的臺灣腦庫辦公室,位於臺大醫學院基礎醫學大樓地下室的腦庫,目前擁有3個零下80度C冷凍庫外,未來也規劃有液態氮冷凍庫可以零下178°C來保存。
李立仁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腦組織研究,透過解剖腦比對,死後解剖腦部確定罹患的疾病,比對生前醫生的判斷,有高達40%的誤診。因病患生前醫生只能透過症狀、病人自述症狀等,臺灣若能有幾的腦解剖研究,最終的病理分析可以回饋的診斷的神經科、精神科醫師,就能有很大的精進,協助醫生準確治療。
未來腦庫如何運作?李立仁解說,腦庫只收「完整的腦」,取腦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須先爲腦秤重,根據重量切成2半,一半泡在福馬林,提供病理學醫師做病理分析;另一半則必須在取出腦子24小時內,送進零下80度C的冰箱完成「急凍」。
不過,並非整個腦都送進冰箱,急凍前,還必須由醫師在30分鐘內,以類似西瓜刀大小的刀子,徒手「切腦」,依照語言、感覺、認知、運動等不同區域的腦子,分切成24~28個切片,爲了搶快,一切只能醫師直接用手切,由於腦子很軟,因此還必須在冰塊上完成,最後在分區送進冷凍庫,未來提供研究人員用。
至於另一半「福馬林腦」,則是最重要的工作,由病理科醫師來做「診斷」,透過切片診斷該腦生前罹患的疾病與身體狀況,前後比對生前的就醫資料,最後並給與該腦「確診」,約需一個月時間,就可以入庫,並公告是小腦萎縮或是巴金森氏症等何種類別的腦,提供全臺研究者申請研究。
李立仁也表示,捐腦的時候會將頭蓋骨鋸開,把腦取出,但最後會蓋回去縫合,外觀完全不會受影響,讓捐贈者人生最後一段瞻仰遺容時,仍是完好如初。
至於冷凍的大腦,大約可儲存40~50年,且不會歸還給家屬。他也表示,目前約取得30張家屬同意書,包括小腦萎縮、失智症、漸凍人等,但由於腦庫現在才成立,因此需要重新簽署同意書,另外他也希望,可以有健康捐贈者願意捐出,以利研究者能夠作爲對照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