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科技業轉型的致命罩門

(圖/路透)

臺灣最近幾年以來,高科技產業轉型受阻,加上社會貧富不均,有社會菁英呼籲重塑高科技的經營模式,跳脫30年來臺商代工的模式,積極爭取下一個階段的全球高科技產業的領導力。有科技媒體人評論, 臺清交成學霸都跑去臺積電,「上駟對下駟」造就護國神山,但卻是臺灣科技業未來發展轉型致命罩門!

在追求利潤「至上」的資本主義體系中,掠奪主義/弱肉強食本屬合理,大欺負小、上駟輾壓下駟亦爲常態,只是這些當初18世紀所遺留的殖民主義思維模式仍然借屍還魂仍然存在於近代高科技產業中。

時至今日高科技智能時代,快速變遷、涌現結構的高科技產業,產業鏈垂直分工所形成的全球供應鏈結構,先進廠商產業鏈主導者爲「上駟」,而周邊供應鏈協程者爲「下駟」,雖然是一個極度資本主義的體系,但利益分配卻極不公平:「上駟」佔了超過80%,而「下駟」卻只有不到10%,臺灣代工產業就是處在這種條件下生存了超過30年。

在美國,成爲「上駟」最快的手段是創新、創業,參與新興科技發展,從較早的半導體、個人電腦、手機、網路,到近年來追捧的電動車、ESG/生態永續/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低軌道衛星、第三類半導體等。美國菁英操弄的是完整的產業鏈系統,利用科技優勢和市場運作,盤據在產業鏈的最上端(科技研發和設計)和最下端(市場營銷),也就是俗稱的「微笑曲線」。但比較誤導的是,「微笑曲線」及其利益分配的比例是「上駟」刻意營造的,但「下駟」資源不足難以抗拒所形成的不公體系。

說得更「直白」一點,「上駟」就是資本主義的掠奪者,而「下駟」卻是體系中的「被殖民者」。「上駟」把「下駟」當成節約成本的工具,「下駟」贏得了稍許利潤但產業轉型升級仍然無望,這就是現實!

在新興的科技產業中,產業結構未定,宏觀的策略方向和微觀的技術細節是關鍵方向,而後者卻是非科技人員的禁區。產業鏈是宏觀經濟學治理的框架,而供應鏈則是微觀管理學的概念。透過多元化智能生應平臺,強化宏觀產業鏈和微觀供應鰱的互動與重組,透過特定市場橫向整合發揮企業在專業化和客製化的優勢。高科技的致勝模式是主導「畫地稱王」的格局。短小精幹、韌性十足的臺灣,其實不用跟全球大廠進行正面交鋒,透過AI技術進行多元化異質協作與自然整合,以全球產業鏈與區域供應鏈重新組合,也就是創造「多元化優勢」的「智能代理人」的平臺和跨領域共同協作,或以「分佈式」多功能智能體生態系統創新的模式,充分發揮Web3.0及智能技術所提供的功能。(作者爲陽明交通大學科管所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