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企業 無塑改革當先鋒

全球塑膠公約第五次談判會議在南韓釜山舉行,並邀請各國企業代表在「延伸生產者責任」展區設立攤位。圖爲口罩等塑膠製品在不當處置下,加劇塑膠污染。特派記者侯永全/釜山攝影

全球塑膠公約最終談判(INC-5)步入第二天,各國代表正緊鑼密鼓地討論公約文本,緊鄰談判場的BEXCO二館昨舉辦多場活動,從企業角度談如何落實的「生產者延伸責任(EPR)」,讓業者將產品生命週期產生的環境衝擊納入考量。

超過三五○家企業簽署「無塑改革先鋒(Champions of Change)」倡議,支持塑膠減產、逐步淘汰一次性塑膠,臺灣有十家企業加入簽署,分別是雲品溫泉酒店、未來餐飲有限公司、Kawas嘉瓦士、華生飲水、印花樂、Loopick 循拾、配客嘉、環海淨塑、直接跟農夫買、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等。

綠色和平臺北辦公室減塑專案主任張凱婷表示,連署企業仍陸續增加中。臺灣應發揮減塑影響力與國際接軌,也希望臺灣政府可以看到企業積極支持源頭減塑的聲音。

連署企業之一「環海淨塑」共同創辦人湯誠說,環海淨塑在二○二二年剛投入循環杯事業時,「減塑已經是國際的共通語言。」期待塑膠公約制定後,能驅動政府更積極支持重複使用系統,也帶動各界發展創新方案。

國際經合組織(OECD)循環經濟小組負責人博基(Peter Börkey)表示,比起業者自願做EPR,由政府立法推動強制性的EPR更有效,也有助於確保透明度和公平競爭。

歐盟是EPR制度先驅,車輛、電子產品、電池等都納入EPR規範,瑞典甚至對輪胎有相應的EPR法規。瑞典全國塑膠協調小組負責人史登瑪克說,瑞典有兩大「生產者責任組織(PRO)」,替旗下注冊企業進行產品回收和處置工作,以符合EPR法規規定。

臺灣超過九成五是中小企業,史登瑪克說,大公司可快速應對市場趨勢、汲取法規新知,但中小企業可能僅認爲自己只是做個生意,沒有意識到作爲生產者,也該負起責任。「這對政府來說是個挑戰,必須把握各種接觸中小企業的機會,推動他們加入EPR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