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糖「豬肉門」各界糾結西布特羅檢出量 專家指要從這點改進
臺糖「安心豚」瘦肉精風波延燒多日,專家表示,後市場監測是把控食安的最後手段。示意圖。記者季相儒/攝影
臺糖「安心豚」瘦肉精風波延燒多日,衛福部食藥署和臺中市食安處昨公佈複驗結果,均檢出微量瘦肉精「西布特羅」,前食品藥物管理局長康照洲直言,問題不在數據,後市場監測是最後手段,發現訊號要趕快覺察源頭,「頭痛醫頭」無助整個管理,就像學校裡的考試,不是爲了爲難學生,而是要檢視學習狀況和老師授課情形,「並不是責怪任何人」。
針對這起「豬肉門」,康照洲感嘆,這次很可惜,各方針對數字槓上了,因爲一般而言,動物用藥殘留量非常低,能在適當時機找出來是運氣,而各方執着在那一包肉,就好比眼中只有一棵樹,卻沒看到整片森林,學理上看來,未檢出代表後端檢驗,對動物用藥管理不是最好方式,應推論是否有廠商避開食藥署公告的21項乙型受體素檢驗,也許臺糖也不知情,但仍得檢討整個流程與溯源。
康照洲說,一但檢驗到且市場面上還有相關的產品,必須要做些處理,因爲後市場其實,是生鮮食品檢驗農藥的最後把關、是一個「訊號」,稽查當下,產品已經鋪貨在全臺通路,民衆買回家都已烹煮,某種程度上,後市場監測只是要趕快去發現問題。
發現訊號也可以不處理,也許就提醒農民要注意、也許會裁罰,所以「我們常常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樣的處理方式,無助於整個管理」,康照洲形容,就像給學生考試,不是要整學生,而是要測試學習的成果,如不及格,要檢討爲什麼那麼多人不及格,是出太難、老師教不好,還是學生不認真?從後端看怎麼改進,並不是在責怪任何人。
過去也發生過進口豬肉標示問題,顯然市場管理有待改進,康照洲指出,從學理根據而言,美國有使用萊克多巴胺養豬是已知的,但驗不出來,代表後端檢驗,對動物用藥管理並不是最好方式,因爲殘留量會非常低,「我們關切的內臟問題,到底跑到哪裡去,如果內臟濃度可能比較高,是不是該繼續追內臟,種種問題都是該檢討。」
康照洲並表示,過去有段時間對乙型受體素的檢驗有7種,於是就會出現「八號仔」,也就是有廠商使用了公告檢驗方法驗不到的物質,所以在後市場檢出其實是訊號,各界要謹慎思考,是否已有業者開始用些未準用的物質,也許代謝得更快了,即便是推測,但如要真正從訊號端往前檢討的話,需要多種猜測。
至於公佈的時間點,康照洲表示,本來食安法就賦予地方政府在市場檢測的權責,六都大部分都有能力檢驗,而臺中這次也不是檢驗一次就公告,針對這類事件,可以立即公告、暫時性下架,複驗沒問題再上架,也許對廠商會是負擔,縣市首長也可能要承擔「狼來了」的信用風險,但爲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