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張老師 傳產要生存先往內看
擔任多年陸委會臺商張老師、華信統領企管總經理袁明仁指出,大陸傳統制造業經營環境日益嚴峻,關門或外移層出不窮,臺商要生存下去,他建議首要工作是「向內看」,進行組織等各方面的整並,來降低營運成本。
袁明仁指出,從2008年至今大陸傳統制造業出個嚴重現象:一是實體經濟難作,傳統制造業出現倒地和關門現象(主動或被動);二是債務鏈嚴重,違約的情形很嚴重;三是環保導致經營成本激增;四是傳統制造業出現頻繁裁員現象;五是傳制製造業出現賣地賣廠房現象,大陸臺商比例很高;六是工人遠離製造業。
而這些現象,主要是因爲五大困局所致:第一是稅過重,美國25%左右,大陸是38%,所以今年對微小企業減稅;第二是成本高;第三是融資難;第是環保嚴;第五是出口降。
他建議傳統產業迎戰不景氣的策略如下:第一是體系一體化,假如有三個工廠,設立總管理處後,人員就精實出來了;第二是管理的精益化,很多企業流程中有很多浪費;再來是生產外包化,核心留給自己,不要什麼都自己作;另外,「工廠貿易化」,保留研發和主要業務,其他都可以外包。另外,臺商要盤點現金流,解決呆帳和回收期過長問題。
袁明仁同時以個例指出,有個臺商本身是製造業起家的,集團投資涵蓋東莞、崑山、廈門、天津、無錫、越南等地,在和政府談土地盤活後,廠房土地拿來蓋商業地產如影院、商場、酒店、物業管理等。
但該臺商集團面臨的問題是,公司人員很多,不過,人才欠缺,培養不容易,且流動率高,原有的人員觀念都是製造業的觀念,從外面招人,又和公司企業文化格格不入,因此就成立一個總管理處,下屬各企業體如製造業、商場、酒店制度的訂定,都是由總管理處來作,因此只要請個好的人員就可以,並進行資源整合,集團很多人力和資源共用下,整個人力降了三分之一。
另外一家上海的五金工具行業,作扭力器械企業,原來是賣產品,拼價格,現提供扭力和大數據結合方案,在產品裝置一個或幾個微處理器,採集生產資料,跨界整合其他人的技術,本來一條生產線要50個人,現在只要10個人就夠。
還有一家是生產按摩椅企業,讓按摩椅也「移動化」,這家按摩椅企業與高鐵站合作,也和計程車合作,坐計程車也可以坐到按摩椅,以微信掃瞄收費,另外,按摩椅和大企業合作,進駐企業;以前按摩椅是製造業,現在轉型爲製造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