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媒:“東盟和中國在一起會更好”

參考消息網12月12日報道 泰國《曼谷郵報》網站12月10日發表題爲《東盟和中國在一起會更好》的文章,作者是匯豐銀行(泰國)首席執行官喬治·甘巴和匯豐銀行(泰國)批發銀行業務負責人吉達·帕差倫。文章摘編如下:

英國外國直接投資市場研究公司的最新數據顯示,流入東南亞國家聯盟的製造業外國直接投資現在已超過流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這可以被視爲顯示東盟的收益就是中國的損失的證據,因爲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促使國際企業尋求供應鏈多元化。

但這一結論忽略了兩個事實。首先,中國製造商本身也在擴大東南亞業務。根據外國直接投資市場研究公司的數據,去年該地區三分之一的製造業外國直接投資來自中國。

其次,這些總體數字並沒有顯示出,中國在東盟的投資遠遠超出低成本組裝,還涵蓋了先進製造、技術甚至專業服務。

中國不僅是東盟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來源,其在該地區的投資還更多地受到東盟廣泛的基本優勢驅動,而不是僅僅爲了實現供應鏈多元化或降低生產成本。

我們在自己的客戶中看到了這種趨勢。在匯豐,2023年我們爲在東盟開展業務的中國企業提供的商業銀行服務同比增長了約60%。

根據我們的記錄,與2022年相比,2023年進入東南亞新市場的中國企業數量增加了80%。

東盟吸引中國企業的主要原因是增長機會——中企在與該地區的接觸方面領先於全球同行。我們去年對3500家全球企業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熟練的勞動力、不斷增長的數字經濟、有競爭力的工資和龐大的區域市場是東盟的主要吸引力所在。

研究還發現,與美國和歐洲的企業相比,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企業中,有更高比例的企業已經在該地區實現了有機增長,並且希望增加在該地區的合併與收購活動。

東盟已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爲中國企業提供了廣泛的增長機會,這得益於其堅實的經濟基本面、日益增強的製造能力、供應鏈和物流效率、文化相似性以及日益壯大的中產階級。

電動汽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生產國和市場。領先的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如今在東南亞佔據着主導地位,佔到所有電動汽車銷量的75%左右,包括比亞迪、吉利和長城汽車在內的品牌都在擴大製造業務。

這些電動汽車企業的擴張基礎是東盟在製造業價值鏈上的提升以及龐大的潛在消費市場。

可再生能源也是一個類似亮點,中國企業對東盟市場表現出越來越大的興趣,而該地區各國政府爲實現淨零排放轉型所做的努力也支持了這一趨勢。

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協同效應顯而易見。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中國在定義當今經濟的許多領域都取得了領導地位,這其中包括數字經濟、先進製造業、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

東盟自身非凡的增長曆程意味着它現在也可以製造或開發這些產品,並且對它們有大規模的需求。

機遇、鄰近性以及這些互補優勢將繼續推動這種合作關係。(編譯/王笛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