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科大舉辦《ledra光》展演 呈現臺東魯凱族歷史與文化

臺科大舉行《ledra光》系列展演。(臺科大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臺灣科技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今年集合原住民同學,到臺東達魯瑪克部落學習的魯凱族歷史與傳統文化,並將具體成果以《ledra光》爲題,進行一週的魯凱族成果發表。

《ledra光》系列展演於9月5日至9月15日在臺科大登場,在今天的開幕茶會,臺科大副校長劉志成致詞表示,臺科大約有10800個學生,原住民同學約100人左右,原住民同學在其中就像他所研究的稀土元素一樣,在地緣政治發揮特別功能,讓臺科大獨特並不同凡響。

開幕茶會特別邀請到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夷將.拔路兒蒞臨,他勉勵原住民同學,要傳承語言、歌謠及文化。他舉例,南島民族中的紐西蘭毛利族與馬紹爾,都有詞語發音跟臺灣原住民一樣,再再表示臺灣爲南島原鄉。

臺科大魯凱族機械系大四同學陳宇聖表示,〈Cegaw〉是他發想與製作,想與觀展人分享回家當中所遇到的困難,最後終於得到父母的認同與支持。〈Cegaw〉也是他的族語名字,不僅是作品,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本次展覽以五組作品呈現,同學們將部落田調的經驗,透過創作,轉化在部落學習感受,分別爲:〈醞釀〉icibi(地悶食),是族人們同心與溫暖的展現,透過觀者的雙手,將「同心協力」的概念,轉化在光感裝置上;〈凝聚〉是將族人圍着火堆聚在一起,互相照亮彼此的樣貌,透過語言、字卡象徵加進火堆的枯枝,讓「分享」的火延續下去。

另外,〈綻放〉是達魯瑪克部落的重要象徵-鞦韆,象徵着生命的延續與族人間的感情;〈祝福予煉〉將傳統項鍊中富有不同含意的珠子,其象徵族人的祝福與期望,而透過作者轉化後,將社團在田調中合而爲一的美好時刻紀念下來;〈Cegaw〉講述一位魯凱的孩子回到部落參加傳統青年團的故事,藉着「回家」分享那份堅持透過「參與」所長出的文化經驗。

今年策展理念是以《ledra》展覽的五個作品的創作脈絡,並進行延伸,用鐵製牀架、樹枝以帆布及藍色膠條進行編織與包裹,並鋪上石頭裝置空間,創造出一種別於長廊日常使用的樣貌,試圖打造一處在山林裡作夢的意象,讓觀者感受「在山上做夢」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