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熊本一廠將開幕 凸顯日本藉助臺灣的晶圓代工霸主之力振興產業
臺積電在日本興建的熊本一廠24日將正式開幕。路透
臺積電在日本興建的熊本一廠24日將正式開幕,凸顯臺灣企業在日本提振晶片業雄心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反映臺灣晶片業者在晶圓代工事業的主宰地位,以及日本益加憂慮中國大陸在廣份科技領域的影響力愈來愈強。
路透報導,即便日本政府想更加支持自家晶圓代工合資公司Rapidus,但臺積電到熊本設廠已帶動晶片的廣泛投資潮,麥格理資本證券公司日本研究部門主管Damian Thong指出,臺積電在日本建廠已激起半導體產業不同領域的支持,「他們已建立雪球效應」。
在熊本,功率晶片製造商羅姆半導體(Rohm)、晶圓製造商勝高(Sumco)及晶片設備業者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等企業正在加碼投資,九州經濟調查協會預測,這些投資未來十年對當地經濟的提振效應將達20.1兆日圓(1,340億美元),包括建廠與營運活動、以及勞工的消費活動。
同時正在美國和德國打造產能的臺積電,已設定熊本一廠的目標爲今年稍後量產,並已宣佈興建二廠的計劃,使這些合資工廠的總投資額超過200億美元。這兩座臺積電和Sony、豐田汽車(Toyota)等公司合資設立的工廠,月產能將超過10萬片12吋晶圓,強化日本取得晶片的管道。
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預測,到2027年時,臺灣預料將掌控三分之二的先進處理器代工產能,這還是臺灣業者積極在美國擴張、導致領先地位減弱的結果,日本的全球佔有率則將提高到3%。
路透先前已報導,臺積電認爲日本的產業工作文化適合晶片製造、政府容易打交道、還有慷慨補貼,因而視日本爲合適地點。
以賽亞調研(Isaiah Research)分析師David Chuang指出,日本也受惠於臺灣願意批准出口晶圓代工廠與供應鏈技術,特別是16奈米以下的先進節點科技,「基於日本能夠生產更先進(晶片)的路線發展,能夠合理預期晶圓代工客戶可能更傾向做出長期發展與產能採購承諾」。集邦科技分析師Joanne Chiao指出,日本也能發揮在光阻劑等原料、影像感測器及封裝等領域的專業。
但九州經濟調查協會事業開發部研究員河村泰瑛指出,一大瓶頸是缺工,「臺積電和Sony這些大企業將能取得必要的人力,但九州地區經濟發展的變革,將取決於當地半導體相關產業與其他業者能夠招募到的人數」。過去20年來,日本晶片相關事業的勞工人數已減少約20%。
日本電子情報技術產業協會(JEITA)估算,日本主要晶片業者未來十年必須招募4萬名勞工。
東京當局更宏大的願景,是透過Rapidus打造自家晶圓代工大廠,目標爲2027年起在北海道量產先進晶片。Rapidus正與IBM及晶片研究機構Imec結盟,但其成功展望卻面臨業界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