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老街後語──臺北紀事

臺北州廳。(時報出版提供)

臺北州廳廳舍就是現在的監察院。(時報出版提供)

莊永明先生堪稱臺灣走讀歷史的第一人,三十年前《臺北老街》首度出版,書中充滿他的文人觀、歷史觀、時代觀。莊先生於二○二○年八月七日仙逝,翻開《臺北老街三十週年紀念版》,依然感受他每一腳印實實在在踏在鄉土上的情懷。

《臺北老街》初版付梓於一九九一年,之前,我起筆爲臺北「寫傳」,應是結集前三、四年。

一九二○年,臺北正式「設市」,所以初版《臺北老街》問世,正逢臺北市設市七十週年。此書敘述當年的臺北市,火車還在地面上跑,中華路有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棟臨時建築:「中華商場」,總統府周遭設「博愛特區」,民衆闖進去,非得小心翼翼不可;萬華老態已現,大稻埕僅有圓環夜市還有燈光,迪化街南北貨的海產乾貨,鹹腥味讓人掩鼻而過,昏沉衰頹的現象,令人忘了那華麗的建築,東區大部分土地仍是軍方禁地;不過,常年被諷刺是「吵、雜、髒、亂、擠、悶、溼」七字「真言」的臺北市,卻因臺灣經濟逐漸起飛,已有脫困跡象,邁向美好的願景。

臺北市由省轄市升格爲院轄市,正式「轉大人」了!

二○○○年,適逢千禧年,我擔任《臺灣世紀回味》總策畫,爲二十世紀臺灣留下史料見證;二○○五年,再以《認識臺灣.回味1985-2000》一書,佐證「彰顯歷史紀錄,留存生活證物」,此書在一九六七年(民國五十六年)七月一日,以臺北市升格做爲年度焦點:

臺北市由省轄市升格院轄市,直屬中央政府,成爲中華民國第十三個院轄市。臺北市在升格後,財政方面即擺脫原有中央地方稅收分配形式,財源大增。原有行政區域也隨之擴編,陽明山管理局所轄的北投、士林,以及臺北縣的南港、內湖、景美、木柵六鄉鎮都將在一九六八年六月畫歸北市,原本七十七平方公里的市區,擴增爲二七二點一四平方公里,人口將由一一七萬人增加一五三萬七千人。

總統蔣介石在指示北市改制的目的與意義中指出:「現在我們正處於戰時戰地,臺北市爲中央政府所在地,亦即戰時的首都;而北市升爲院轄市的目的則是將建設爲一個現代化的都市,已達到戰時的需要。」可見臺北市在反攻大陸的基本國策下,地位形同中日戰爭時的重慶。隨着時局的推演,臺北市已形同中華民國首都,在政府的大力建設下,臺北市的市政、建設等都有長足進展,人口也由當時的百餘萬增加至二六五萬(二○○○年),成爲臺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首善之區,以及許許多多異鄉客追尋與實踐夢想的首選地。

臺北市今非昔比,溫故知新,必知其變得快、變得好,有其時代背景;二○一○年,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舉辦「臺北市設市九十週年」,出版一本專刊,我以策畫顧問寫了一篇〈老老臺北與老臺北與今臺北〉作爲代序,其文如次:

「臺北,不是一天造成的。」臺北既非「千年古城」,也不是「新興市鎮」,但它可是「一路走來,始終不一。」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近年來舉辦過幾場相當受到矚目的特展,有關於「生於斯、長於斯」的臺北主題,更爲人關注;二○○四年的「臺北建城一二○週年」、二○○九年的「臺北開發三百年」,還有今年舉辦的「臺北設市九十年」,相信不少人一定會疑惑,難以明白這些一百二十、三百、九十週年的「節慶」,所代表着臺北歷史的「階段性」意義在哪裡?

三百年前(一七○九年)的一張古文書「陳賴章墾照」,證實了官方正式合法准許漢人拓墾臺北盆地。

一百二十年前,爲建設臺北府城於一八八二年動工營建的臺北城,兩年後(一八八四年)正式竣工,臺北始爲「首善之區」。

一路走來的「老臺北」,如何有了今日嶄新的形貌,不得不從「今臺北」加以探討。

「老臺北」和「今臺北」,無論面積、人口,差異極大,從「臺北」三市街,到「臺北院轄市」,蛻變速度,令人驚奇。

臺北市的「原型」,是以濱臨淡水河的艋舺、大稻埕、城內的「三市街」爲基礎。早年並不是以「臺北市」作爲行政區域的名稱。

日治之初,它是在「臺北縣(廳)」的轄區之下,一九二○年(大正九年),臺北市才成爲「市制」,並隸屬「臺北州」。所謂「臺北州」的範圍,涵蓋今日的臺北市、臺北縣、基隆市、宜蘭縣,管理機構稱之爲「臺北州廳」,廳舍就是現在「監察院」。

臺北市的設立,源於九十年前,臺灣總督府頒佈的「地方制度第六次大改正」,此次變革,始設「臺北市役所」(臺北市政府),由市尹(市長),主管臺北市政。

九十年前( 一九二○年), 臺北地區戶口數, 計四二、三九○戶, 總人口數是十七萬六千五百二十一人。

今日的臺北市,總人口數已在二百六十餘萬以上,比起設市之初,膨脹之速,自有「昔非今比」之感。其實,一八九五年,日本統治臺灣,彼時臺北地區人口才只有四萬六千七百一十人,十年後(一九○五年),增至十萬七千六百一十六人;再十年(一九一五年),始破十五萬大關,爲十五萬三千八百九十人。

臺北市一路走過來,不僅僅是面積變大了,人口數也增加頗速,說明它不時在求變、求新。

一路「走過來」的臺北市,也必將「走出去」;永遠在成長中的臺北市,未來的路必然更加寬廣,我們的腳步會是更穩健的!

「國際化、世界級」的臺北市,指日可待。

紀念「臺北設市九十年」,我們也必須注意的一件事,乃日本殖民政府藉着「臺北市」設立,將臺灣人生活圈的「艋舺」、「大龍峒」、「大稻埕」這三個有濃郁鄉土味的老地名、名稱給廢除了,以後公文書不再出現「老地名」,雖然僅是將「艋舺」給改名「萬華」,但是老地名仍然留在臺灣人的口碑中。

現代化的臺北市,依然往前邁進,但久久長長的鄉土情,還是不會遺失的。畢竟是「臺北、臺北,我們的臺北」。

二○二○年,臺北市以慶祝設市一百大壽,而三年前的二○一七年,是臺北市升格院轄市五十年,我們期待那個慶祝臺北市重大日子的「時間點」,又是煥然一新不一樣的臺北,但期盼臺北老街依舊,畢竟其歷史意義,歷久彌新,烙印老街上的跡痕,就是文化的厚度!

老街,不會再深藏都市角落,老街永遠會是「歷史大道」。(本文摘自《臺北老街【30週年暢銷紀念新版】》,時報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