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爲什麼放棄Model Y?

撰文/ 張霖鬱

編輯/ 黃大路

設計/ 趙昊然

對於原本要買Model Y的消費者來說,這一個月過得非常糾結。

樂道L60、極氪7X、智界R7、阿維塔07……這幾款車都屬於中型SUV,尺寸都在5米以內,軸距也都相差不大,價格均在20萬元至30萬元之間。

準確地說,這幾款的入門價格都齊刷刷地卡在20萬元或者25萬元前後,與Model Y相比,要麼便宜出一個段位,要麼貼身肉搏。

這四款新車中,樂道L60和智界R7的官方發佈會上明晃晃地公開了與Model Y的對抗,無論是尺寸還是某些功能,前者在比較中帶着“迪斯尼”的趣味,後者顯得相對常規。

極氪7X發佈會上提及了Model Y,但安聰慧一開場便以“重新定義純電SUV”的角度越過了Model Y,而阿維塔07整場並沒有提及Model Y,價格公佈環節姚安娜現身成爲這場發佈會的記憶點。阿維塔07此次提供了純電和增程兩種驅動形式,是這四款新車型中唯一有增程版本的。

這四款車都集中在了 2024年的9月上市,不管是否宣稱對標Model Y,在實際購買過程中,那些原本對Model Y保持極大興趣的消費者都開始轉向這幾款新車型,有些最終放棄了Model Y。

誰更有性價比或質價比?

既然要對標,先來說一下Model Y的價格。

目前是三個版本,第一個是後輪驅動,續航554公里,售價24.99萬元;第二是長續航四驅,續航688公里,售價29.09萬元;第三個是高性能版本,續航615公里,售價35.49萬元。

樂道L60的標準續航後驅售價20.69萬元,續航555公里;長續航四驅版本爲25.59萬元,續航700公里。如果是BaaS,標準續航後驅售價爲14.99萬元,電池月租爲599元。相同級別的車型,樂道基本比Model Y便宜4萬元左右。

樂道的賣點主要在空間、能耗、內飾的舒適性以及換電上。

極氪7X的後驅版本售價22.99萬元,續航605公里;長續航後驅版本爲24.99萬元,續航爲780公里;長續航四驅爲26.99萬元,續航705公里;極氪還提供一款極氪甄選,售價和入門版一樣,22.99萬元,這款車的交付在1-2周以內。

極氪7X的賣點是高配低價,這款車全系標配一顆激光雷達和兩顆Orin芯片,這是很多人看重的配置。

智界R7是這幾款車型中起步價最高的。

入門款智界R7 Pro,續航667公里,售價爲25.98萬元起;智界R7 Max,續航802公里,售價29.98萬元起;智界R7四驅,續航736公里,售價33.98萬元起。請注意,這裡的官價並不包含高階智能駕駛的費用。

智界R7對很多人來說,賣點主要是鴻蒙座艙和華爲的智駕系統ADS 3.0,這些已處於領先地位,尤其對華爲手機用戶而言,可實現手車互聯。

阿維塔07純電提供了三個版本,Pro純電,單電機後驅,續航650公里,售價爲22.99萬元起;Max純電版本,單電機後驅,續航650公里,24.99萬元起;Ultra純電四驅,續航610公里,售價28.99萬元起。

阿維塔07和智界R7算是同盟師兄,同屬於華爲系,他們的鴻蒙座艙以及智駕系統ADS 3.0均來自華爲。這些價格並不是最終價格,或與一些選配項目的單獨收費有關。

從Model Y轉向極氪7X

汽車商業評論從9月中旬開始採訪了幾位消費者,並跟進了他們的購車情況。

張賢是十年以上的奧迪A4車主。

2024年,他的A4面臨大保養,在4S店外諮詢後,預估大保養以及各種換件費用在1萬元以上。因爲地方加上舊車置換等各項補貼加起來金額不小,於是他產生了換車的念頭。

最早他和愛人仍考慮奧迪,基本已確定奧迪Q5。但在4S店快要籤合同之前,他發現店內評估的舊車比原來講好的價格低了一個檔位。當時他有點情緒,就沒答應交易。之後,沒再想過換車的事,覺得老A4還能湊合開,這麼多年,這款車一直沒什麼問題。

今年9月初,聽見身邊換電車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換Model Y的人很多,所以進店試駕。他喜歡Model Y的造型,試駕過程中,感受到和燃油車的不同。

他說第一是電門(油門)比較靈敏,第二提速很快,“有點被驚豔到了,覺得很方便”,他告訴汽車商業評論。

同時,他覺得Model Y的底盤偏運動、硬,過減速帶或溝溝坎坎時,顛簸直接傳導過來;另外,單踏板模式沒能馬上適應,覺得會讓乘坐者不太舒服。

當時大家吐槽的“毛胚房”,實際過程中他並沒有太在意。試駕完,他對Model Y有點心動,開始對純電車有了好感。

他告訴汽車商業評論記者,讓他心動的根本原因還是在價格。

奧迪Q5雖然降價了,但和Model Y相比,購置稅的減免以及零零總總的補貼,兩款車最終相差了10萬元左右。也是從這裡開始,他不再考慮燃油車,徹底轉向純電車型,開始研究Model Y以及橫向的對比車型。

在動力的選擇上,他首先排除了增程和插混。

有兩個理由,一是他說增程表面上雖然解決了里程焦慮問題,但一方面,覺得動力系統也變複雜了。他的觀點是複雜的東西長期使用下比較容易出問題;第二個理由是,買了增程後,很多人反而不捨得用油,會進行頻繁充電,導致電池出問題。

他覺得增程車型配的電池可能不如純電車型的電池質量,所以,在使用壽命上,增程車的電池可能更容易受損或衰減。

張賢不太擔心裡程焦慮。他說家附近都有充電網絡,補能比較方便。即便長途,只要規劃好,不會是太大問題。

他也去了比亞迪的店,比亞迪車型較多,都擺在了店裡,店端環境顯得雜亂,當時看車的人多,他想去試駕一下純電的唐。當時店員推薦了唐的插混版本,介紹時對這一技術表現出了絕對的推崇,這一點多少讓張賢感到反感。

經過一番試駕對比後,他最終鎖定了Model Y和極氪7X,當時7X 還沒有上市,但他先試駕了極氪001,感覺滿意。

在Model Y和極氪7X之間,他糾結了很久,和愛人商量半天,遲遲不能決定。但當時,7X還不能試駕。

“Model Y造型不錯,品牌強,就是內飾簡陋了一點,是個毛胚房。極氪7X內飾各方面都不錯,但品牌不如特斯拉。”這是他當時糾結的地方。

9月20日,極氪7X上市公佈了價格,張賢當天看完發佈會後,立即去了店裡,交了尾款。9月26日,他們提到了車。他和愛人選擇的是後驅標準續航。

從Model Y轉向智界R7和樂道L60

朱運觀望新能源車已接近兩年以上,他是上汽通用別克車主,是一位細節控,也喜歡研究技術參數,關注性價比。

他對Model Y最認可的地方是FSD,但這部分需要單獨收費6.4萬元。依據現在特斯拉Model Y的入門車型24.99萬元計算的話,加上FSD,總價是31.39萬元。

智界R7的Max版本爲29.98萬元,高階智駕系統ADS 3.0單獨收費1萬元,遠比特斯拉便宜,29.98萬元+1萬元=30.98萬元,這個價格實現的功能與FSD類似,總價還便宜。

朱運是在9月24日智界R7上市公佈價格後預約了試駕。

他告訴汽車商業評論,Model Y內飾太不舒服了。高階智能駕駛方面,智界R7的整體價格比Model Y便宜,這是他決定購買智界R7的主要原因。但目前智界的交付週期相對長,Max版本要10月15日才能交車,Pro版更慢,要在11月15日以後。

朱運是華爲的手機用戶,他對華爲的科技能力以及品控可靠性表示出信任。他本身對“鴻蒙智行”有一些研究,認爲最新一代“鴻蒙智行”的家族設計和技術架構不錯。

葛鑫是一位特斯拉的信仰者,他持有特斯拉的股票,並欣賞馬斯克。因爲自己的北京牌照被朋友借用,自己一直沒有買車,但他長期關注Model Y。

近兩年,因爲孩子出生,買車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在樂道L60沒有出現之前,他關注過ES6,但覺得價格偏高,一直沒有下決心買。

這一次L60公佈價格後,他很快去北京來廣營的店裡試駕,整體內飾感覺比特斯拉舒適太多,令他最有驚喜的還是空間。

“不買Model Y最主要的原因是內飾太簡陋了。”他說。

將換代的Model Y

Model Y是2019年3月中旬在美國進行的首秀。

不同於我們國內新車發佈會,每輛車會從安全、設計、內飾、電池、智駕等多個方面進行展示,逐一剖析。

那天Model Y的發佈會,馬斯克把特斯拉發展的全過程講了一遍,從第一輛純電Roadster和純電牽引車Semi,每輛車都開出來展示了一遍。

那是5年前,當時很多人對特斯拉仍持有複雜的不確定性態度。那次的發佈會似乎增強了投資人的信心。當時,美國本土提供了7座版的Model Y。

據外媒報道,最新款的Model Y將於2025年一季度至三季度在全球不同區域上市,中國上市的將有7座版本,但內飾會做哪些調整現在還是未知。

汽車商業評論記者採訪了幾位國外同行,他們來自英國、加拿大和美國,因爲長期居住在中國,他們對中國的新能源車尤其是新勢力比較熟悉。

這一批中國的中型SUV是否能對Model Y造成衝擊?

他們統一的回答是,像樂道L60這樣的車,除了FSD外,整體質量已超過Model Y。“但BBA之前賣得好,並不意味着他們的產品真的好,是因爲他們的品牌力強,特斯拉也是這樣。”他們說,“品牌力上,特斯拉仍然將走在前面,但在中國市場,Model Y的對手會越來越多。”

中型SUV是一個主流市場,規模巨大,隨着新能源滲透率的不斷增長,這一領域也將逐漸被新能源車型深度滲透。小米的第二輛車也是一款中型SUV,據說明年一季度將上市,屆時,這一領域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經過9月這一輪SUV的紛紛亮相,能看出每個品牌對這個市場的洞察以及對標杆產品Model Y的態度。有些品牌持有跟隨的思路,而有些品牌在尋找自己的基因、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並尋求創新。

特斯拉Model Y是否能持續在中國獲得壓倒性的銷量,還要看明年改款的情況。另外,10月10日,特斯拉將公佈Robotaxi的相關信息和細節,屆時或將引發汽車行業的另一波風潮。那時才能瞭解,這5年,馬斯克對汽車又思考了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