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巧慧/用科技讓故宮零距離

▲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馳名國際翠玉白菜鎮店之寶。(圖/視覺中國CFP)

文/蘇巧慧

根據統計,國立故宮博物院2016年的參觀人數南院北院合計共614萬人。這個數據其實與大英博物館去年的入館人數690萬相距不遠,但若比較國際影響力,我們的故宮卻是遠遠落後。

以現今最流行的社羣媒體爲例,去年一整年有近4,500萬人透過數位接觸方式,和大英博物館取得資訊互動。大英博物館的臉書,有130多萬個粉絲,YouTube訂閱人數超過5萬人、Twitter與IG分別有131萬和80萬4千人追蹤;反觀故宮南院與北院的臉書,加起來只有13萬個粉絲,YouTube訂閱人數也僅有4,290人,至今甚至還沒有Twitter、IG帳號

過去,唯有親臨博物館才能接觸到文物,但如今,隨着時代改變,大英博物館透過直播、線上回答的方式,將老東西以新手法呈現,讓民衆不用親身前往博物館,也可以一探究竟,這也是大英博物館社羣媒體人數優於故宮的原因。故宮雖然近年來也逐步改善,但在內容豐富性互動性上,還有相當大的加強空間

不僅如此,大英博物館積極出借文物,增加在海內外的影響力,光是去年,就借出5,000多件文物,在英國國內170個地點以及100個海外城市展出。從以上數據來看,不論是數位溝通或文物交流,都可以感受到大英博物館的積極性格,透過大量社羣網路服務,以及文物的下鄉出海,完全且有效提高博物館的能見度,也真正落實了文化用權(Access to The Culture)。反觀故宮,去年僅出借316件文物,只在國內的2個地點與4個海外城市展覽,積極程度難以望其項背。

▲大英博物館文物經常出借到國外展出。(圖/視覺中國CFP)

事實上,透過公共化增加影響力的有利工具,就是「Open Data」。大英博物館每週可開放2,000筆資料,目前已提供232萬筆紀錄;而故宮自2015年設立「Open Data」專區至今,將近兩年僅提供了1,641筆資料,這個數字,僅佔故宮總文物數的0.2%,這樣的開放速度,當然遠遜於大英博物館。

綜而言之,大英博物館積極將文物的介紹、歷史、展覽資訊等,藉由文字影音圖像等各種方式,呈現在各種資訊平臺上,並透過多元的出展模式,讓海內外民衆可以利用多種管道接觸博物館文物。這樣的文化溝通,不僅拓展了大英博物館文物的觸及性,更大幅增加國際的文化影響力。

臺灣的故宮來客數雖已躋身世界博物館前十大,但故宮文物的可及性卻始終遠不如海外知名博物館。故宮,必須儘快加強公共化,讓更多民衆得以參與、享用資源,並應積極推動與國際的交流,提升國際競爭力。臺灣的故宮,除了要當一個世界級文物收藏的故宮外,更應成爲一個貼近人民的博物館,一個沒有距離的故宮。

好文推薦

蘇巧慧/「跑」出臺灣的新經濟!

蘇巧慧/讓臺灣動起來!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贊!

作者蘇巧慧,來自鶯歌、樹林新莊九里,目前爲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委員,曾任超越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從中看見教育問題社會問題,深知若要改變臺灣,須從法制政治開始。以上言論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