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接外部委員推薦今截止 反方推薦名單出爐

環境部將於明年1月再次舉辦四接環評,下次初審有別以往的審查,正反雙方將各推派3名專家擔任外部委員參與審查。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臺電計劃在基隆水產動植物保育區內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在去年7月「黑箱環評」後飽受各界批評,環境部爲此邀請正反雙方推派專家學者爲外部委員於環評初審中提供意見。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今天正式送出反方推薦名單,也再次要求經濟部應儘速依照行政程序法召開聽證會對社會說明,不應讓環評機制承擔如此複雜的決策。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經協調各單位後,於今日正式送出反方推薦名單,分別爲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博士、臺灣海洋工程學會常務監事樑乃匡博士、臺灣地熱資源發展協會理事長李昭興博士,與前基隆市船務代理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曹育民。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表示,相對於中火二期與高雄七接,環境部特別開放海洋生態、操船安全、港埠營運等三類外部委員,表面上是釋出善意,希望能「洗白」黑箱環評事件的社會印象,但細究其增加的專業類別限制來看,仍有爲協和四接量身訂做的疑慮。

王醒之說明,協和四接案事涉亞洲重要商港、郵輪母港基隆港未來的長期營運管理,但港埠營運專業推薦方向竟限縮于波浪力學、港埠工程、水工模型試驗等偏工程面的三個子類,卻遺漏港埠營運管理,明顯忽略社會各界擔憂本開發案將影響基隆港未來營運收益、國家關稅收入與基隆市經濟環境至巨,甚至容易引發外界有「先射箭再畫靶」的誤解。

王醒之指出,近來經濟部能源署針對「深度節能」與「地熱開採」已有最新規畫,預計2027年節能206億度電,約爲協和2023年發電量23億度的9至10倍;地熱目標更大幅提前,預計2030年累積地熱3.4GW,超過協和燃氣機組總裝置容量的2.6GW,但上述規畫卻從未納入協和四接案同步考慮,應討論這些替代方案的可能。

王醒之強調,協和四接已引發北臺灣國門的國防安全爭議,在兩岸關係緊繃的地緣政治中已經遠遠超出環評委員被賦予的職權,在立法院也是屢屢備受關注的焦點,經濟部應儘速依照行政程序法召開聽證會對社會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