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發電央企,最新披露!
當前,五大發電集團中已有大唐發電(601991.SH)、中國電力(02380.HK)、華電國際(600027.SH)、華能國際(600011.SH)四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業績。
這四家公司2024年均實現同比兩成以上的淨利潤增長,合計淨利潤約242.1億元。而結合營業收入看,多家公司出現增利不增收或營收增幅遠不及淨利的情況。
受益煤價下跌
煤價等主要燃料成本下滑是上述公司去年淨利潤增長的主要因素。受供應端國內原煤產量增長、進口煤供應量創新高,以及需求側煤炭消費增速有所放緩影響,2024年煤價波動下行,秦皇島5500大卡動力煤全年成交均價同比下滑約11%至862元/噸。受此影響,上述四家發電企業燃料成本實現了3%-8%不等的下降。
境內燃料成本降低促進了包括煤電機組在內的火電板塊增利。2024年,中國電力火電板塊利潤同比增長18.37%,達15.6億元;大唐發電電力煤機板塊扭虧爲盈,全年實現利潤25.67億元,而2023年同期爲虧損1.33億元。
華能國際由於火電裝機體量更大,利潤規模也更高。2024年,華能國際電力燃煤板塊利潤同比大增1548%,達71.38億元,系四家發電央企之首。截至2024年底,公司煤機裝機容量9314萬千瓦,佔總發電裝機容量比重約64%;同期,公司境內火電廠售電單位燃料成本顯著下滑8%。華能國際表示,境內燃料成本降低促進火電增利,以及新能源規模有序擴增帶來增量增利,導致去年利潤上漲。
此外,不少公司也提及了來水頗豐對水電板塊的貢獻。2024年,大唐發電水電板塊利潤同比增長45.21%達20.09億元,貢獻了公司超四成利潤額;中國電力亦表示,由於公司水電廠所在流域年內平均降雨量同比上升,使售電量增長了57%,公司水電板塊實現利潤5.2億元,同比扭虧爲盈、增加利潤13.4億元。
應對電價波動風險
除了中國電力之外,其他三家公司去年均出現了增利不增收,或營收增幅遠不及淨利潤的情況。
這些公司均提到了上網電價下滑對營業收入的影響。相比於20%的淨利潤增幅,華能國際去年營業收入同比下滑3.48%至2455.5億元,公司稱電價下降是主要原因。2024年,華能國際在國內各運行電廠平均上網結算電價爲494.26元/兆瓦時,同比下降2.85%;華電國際亦因旗下電廠上網電價略低於2023年水平,去年營業收入同比下滑3.57%至1129.94億元。
隨着新能源上網電量全面進入市場,上網電價將主要通過市場交易形成。受新能源發電特性影響,疊加消納等壓力,發電企業正面臨各發電板塊電價波動風險。比如,中國電力在年報中指出,由於其他電源參與現貨市場,拉低了公司市場交易電價,2024年公司的風電、光伏、煤電等發電板塊平均上網電價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中國電力解釋稱,風電、光伏平價上網發電項目投產或併網拉低了平均上網電價,煤電上網電價因山西省現貨電價下調走低。
不過,新能源大規模併網也給發電企業帶來新的機遇。中國電力強調,儲能業務已成爲公司一大亮點,2024年利潤同比增約133%至8658萬元;同時由於電力系統對電源調頻調峰的需求增加,公司煤電平均利用率進一步增長。2024年,中國電力是四家公司中唯一營收、淨利近乎同幅增長的企業,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48%達542.13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25.2%至38.62億元。
“目前直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國電網中最具靈活性調節潛力的可能仍是煤電和燃氣機組。”中國華能集團能源研究院院長趙勇日前公開表示,隨着新能源裝機規模快速增長,如何保障電網靈活、穩定運行,中國的電力系統已進入無人區,沒有先例借鑑。
他認爲,新能源增量項目全面入市文件(即136號文)將起到真實而全面的價格信號指引作用,將我國所有電源在輔助服務、綠色價值、靈活性調節等方面的探索,最終都放在市場中去實現。
面對電力市場變化風險,華電國際稱,公司將加快煤電機組“三改聯動”和技術升級,提升靈活調節能力與負荷支撐能力;同時加強電力市場形勢研判,落實好煤機容量電價政策,提升度電邊際貢獻。
中國電力表示,新能源對電網系統提出新要求,但也爲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創造了發展空間。公司2025年將優化電源品種和區域佈局,深耕大基地、海上風電項目;分區域制定開發策略和投資標準,嚴格審覈把關收益率基準;同時加強電力營銷,試點運用人工智能進行智慧決策和報價,爲新能源全面參與市場後的現貨交易做好準備。
值班編輯: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