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擬立法爲“健康”護航

繼“國家喊你減肥”受到全網熱議後,四川將立法引導個人正確認識健康體重,提高體重管理意識和技能,自覺進行體重監測,科學動態管理體重,同時支持醫療衛生機構開設體重管理門診。

3月26日,四川省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在成都舉行,《四川省愛國衛生與健康促進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提請一審。記者注意到,除“體重管理”外,條例草案中還明確了“每年四月爲健康四川活動月”“建立健全健康影響評估制度”“建立居民健康積分制度”“建立健康信息發佈與監測機制”等多項內容。

爲何要立法爲“健康”護航?四川省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主任委員唐文金表示,當前,慢性病已成爲全省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吸菸、過量飲酒、缺乏運動、膳食不合理等不健康生活方式較爲普遍,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以及肥胖、近視等問題日益突出,愛國衛生運動工作方式方法有待創新,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工作系統性和針對性不強等。

“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符合我省實際的地方性法規,對上位法較爲原則的規定加以細化,對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進行總結凝練,同時又有針對性地解決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爲愛國衛生和健康四川建設提供法治保障。”唐文金表示。

立法必要性慢性病已成四川居民主要死因

條例草案共八章五十八條,包括總則、宣傳教育、健康生活方式、衛生環境、健康服務、保障與監督、法律責任及附則。此前,全國僅有上海市制定了愛國衛生與健康促進條例。

四川省衛健委副主任李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進一步表示,隨着經濟社會發展,人口老齡化加速和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四川居民疾病譜發生了變化,慢性病已成爲全省居民主要死亡原因。

據統計,2023年四川省慢性病死亡構成率爲86.26%,慢性病患者住院費用支出佔所有患者住院費用的70.9%,兒童青少年近視率爲47.43%。

與此同時,傳統愛國衛生運動作爲中國特色的公共衛生實踐,曾在改善城鄉衛生環境、防控傳染病、提升全民健康意識等方面發揮過重要作用。然而,隨着社會發展、疾病譜變化以及公衆健康需求的升級,其侷限性也逐漸顯現。

“需要從‘運動式治理’轉向‘制度性治理’,從‘環境衛生’升級爲‘全域健康’,融合現代科技與社會共治,才能適應健康中國戰略的要求。”李冰表示。

防控關口前移成人肥胖率年均增幅需控制在5%以內

事實上,慢性病背後往往能看到超重、肥胖等體重異常的“影子”。如四川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副主任委員徐建羣所言,體重異常容易導致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脂肪肝。

她提到,去年,國家啓動實施“體重管理年”三年行動,目的就是在全社會形成重視體重、管好體重,健康飲食、積極參與運動鍛鍊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習慣。

“因此,我們在條例(草案)中除對健康飲食、科學鍛鍊等進行規定外,還專門對體重管理進行規定。”徐建羣表示。

記者注意到,條例草案第21條明確“引導個人正確認識健康體重,提高體重管理意識和技能,自覺進行體重監測,科學動態管理體重”,同時,“支持醫療衛生機構開設體重管理門診”。

同時,四川去年啓動“體重管理年”活動,提出工間操覆蓋、營養食堂建設等目標,條例草案將成熟經驗上升爲法規,可確保政策的連續性和執行力。李冰表示,通過立法明確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等主體責任,推動健康管理從“個人責任”轉向“社會共治”,也有利於縮小城鄉健康資源差距。

“我們相信,通過法治化、科學化與社會化手段的協同推進,四川省有望爲全國提供慢性病防控的‘地方樣本’。”李冰向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