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政策菲律賓化

(圖/本報系資料照)

2014年,臺南市長賴清德推出「英語爲第二官方語言」計劃,聲稱十年內要讓臺南市成爲雙語城市。但今日漫遊古城,耳際人聲仍只是國臺語夾雜。2017年,高升行政院長的賴清德提出「2030雙語國家」藍圖,迄今教育現場滿目瘡痍;但賴清德不屈不撓,2023年以總統參選人身分發表國政願景,強調一切問題出在「執行現場」,他將組成「國家隊」來推動雙語國家,聽得大家一身冷汗。

臺灣人現在一聽到「國家隊」,就想到「搶錢團」。口罩、疫苗等形成的「國家隊之亂」罄竹難書!如今成立「雙語國家隊」,真正的目的到底要圖利誰?教育部拍胸脯表示已爭取到民國112、113年度共70.84億元用於雙語政策,但大家有興趣的是這塊大餅將分到哪些人手上?這商機會肥了哪些企業?補習班?語言中心?英檢機構?還是冒出個量身打造的機構整碗端走?

綜觀全球55個雙語國家,9個在亞洲,講英語的有4個──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與新加坡,都有長期被英美殖民的歷史。歷史的悲劇創造雙語並行的條件,國民從孩童以來就學2種語言,因此能流利地使用2種語言。但臺灣不具備這個條件,社會上用「漢語」已可溝通無礙。故若推動雙語政策,將成爲世界首例由政府從上而下主導轉型爲雙語的國家。臺灣有成功的可能嗎?

家境優渥的父母把孩子送進雙語或美語中小學,所費不貲,1年學費數十萬元起跳。因爲要進行各種雙語情境式教學的基配不少:一、小班:每班只10~15人;二、雙師:1中師、1外師;三、空間:設計各種生活情境進行練習;四、進行國際交流互訪;五、家中要配合儘量使用英語對話……。但即使花得起錢,這些學校坦言師資來源還是最大的問題,很難請到優秀的外籍專業教師,也請不到能用英語講清楚專業的臺師。試問,臺灣有限的教育經費如何供應百萬學子夠水平的雙語教育?

英文程度好,當然能提高個人與國家競爭力,但要務實不打高空。首先修108課綱,把砍掉的英文時數拿回來;其次老實承認,英語及本土語同時推動,只會備多力分,彈性課程時數得拿回來加強英文;最後,把推動雙語政策的70.84億拿來強化英文師資、增加國際交流。不要肖想全國教師都能用英文講解清楚數理化國史地,學生也都能聽懂!若一意孤行實施,屆時學生的學力一定呈斷崖式下墜,當夢醒時,臺灣已經成了菲律賓。(作者爲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