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發部祭五招 助攻AI產業
數位發展部27日舉行建構臺灣AI產業生態系記者會,數發部長黃彥男出席。圖/王德爲
數發部5大政策工具助攻建構AI產業發展環境
推動建構臺灣AI產業生態系,數發部部長黃彥男27日宣佈將以算力、資料、人才、行銷、資金等五大政策工具着手。爲建構主權AI,資料治理上,年底前推出《促進資料創新利用發展條例(草案)》。涉及個資部分則規劃2025~2026年以資料匯流與隱私強化計劃,建立政府資料開放AI模型訓練機制。
政務次長林宜敬指出,將匯流各部會資料庫目錄,若AI研究需政府資料,可通知數發部代向各部會發出需求,資料會先去識別化,再經隱私強化處理。
常務次長葉寧說明,資料包括機器可讀的結構化資料與現在生成式AI需要的,如文字、語言、圖像等非結構化資料。結構化資料若來自政府,且無個資疑慮,將透過《促進資料創新利用發展條例(草案)》來推展,並明定政府資料開放不收費,公務人員免責條件,政府設立資料創新實驗環境,鼓勵公務機關開放資料給AI研究。
有個資問題部分,葉寧說,會推動隱私強化來減少爭議。若民間著作權,則採自願,希望公協會資料共享。提供國內外大型語言模型訓練語料的原則必須高品質、繁中、臺灣觀點以及免費,目的鼓勵大型AI語言模型使用臺灣訓練資料,也降低訓練資料成本與減少AI廠商與內容擁有者著作權糾紛。
至於資料來源,包括政府有著作權的非機密文件,如施政計劃、報告、出版品等等,民間資料捐贈如散文、小說、評論、新詩、論文、傳記等。是否需修《著作權法》,葉寧迴應,有與經濟部智財局討論,目前以授權,符合著作權法內容來推動,並持續滾動檢討。
其餘策略方面,數發部重申,將提供免費GPU算力;人才部分要強化公務人員AI技能,納入公務員培訓體系,也計劃與人工智慧學校等民間機構合作。行銷、資金方面,數發部則說明已向國發會爭取百億資金推動「加強投資AI新創方案」。